|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主要概念 | 第13-15页 |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2 国内外大型活动场所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21-40页 |
| ·国内外大型活动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23-35页 |
| ·风险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35-40页 |
| 3 基于机理分析方法论的大型活动风险分析 | 第40-55页 |
| ·机理分析方法论概述 | 第40-41页 |
| ·原则性机理 | 第41-42页 |
| ·原理性机理 | 第42-43页 |
| ·突发事件的原理性机理 | 第42-43页 |
| ·应急管理的原理性机理 | 第43页 |
| ·流程性机理 | 第43-45页 |
| ·大型活动风险分析 | 第45-55页 |
| ·大型活动的原则性机理 | 第45-46页 |
| ·风险因素分析 | 第46-55页 |
| 4 模糊网络分析法及其应用 | 第55-71页 |
| ·网络分析法 | 第55-62页 |
| ·ANP 与AHP 的特征比较 | 第55-56页 |
| ·网络结构模型 | 第56-57页 |
| ·ANP 结构的超矩阵与加权超矩阵 | 第57-58页 |
| ·极限相对排序向量 | 第58-59页 |
| ·几种不同结构的超矩阵 | 第59-6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2-65页 |
|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63-64页 |
| ·几种常用的模糊算子 | 第64-65页 |
| ·模糊网络分析法 | 第65-69页 |
|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65页 |
|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第65-69页 |
|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应用 | 第69-71页 |
| ·在大型活动风险评价的应用 | 第69-70页 |
| ·在大型活动预警指标中的应用 | 第70-71页 |
| 5 面向大型活动的预警系统设计 | 第71-111页 |
| ·预警系统概述 | 第71-72页 |
| ·预警管理系统中的分类启动体系研究 | 第72-78页 |
| ·预警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78-81页 |
| ·预警系统的对象与范围 | 第78-79页 |
| ·预警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79-81页 |
| ·预警系统的内容 | 第81页 |
| ·预警系统的构成 | 第81-89页 |
| ·预警信息的收集 | 第82-84页 |
| ·预警信息的分析、诊断、评价 | 第84-85页 |
| ·预警准则 | 第85-88页 |
| ·信息输出 | 第88-89页 |
| ·预警对策 | 第89页 |
| ·预警对策系统研究 | 第89-111页 |
| ·宏观对策措施 | 第90-91页 |
| ·微观对策措施 | 第91-107页 |
| ·社区应采取的措施 | 第107-111页 |
| 6 实证研究 | 第111-156页 |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五月天”演唱会风险评价研究 | 第111-136页 |
| ·“五月天演唱会”概况 | 第111-114页 |
|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114-116页 |
| ·风险评估因素隶属度确定 | 第116-125页 |
| ·“五月天演唱会”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125-136页 |
| ·基于F—ANP 的某奥运羽毛球比赛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第136-150页 |
| ·背景介绍 | 第136-138页 |
|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网络模型 | 第138-140页 |
| ·构造二级指标模糊超矩阵计算权重 | 第140-147页 |
| ·构建一级指标成分的模糊权重 | 第147-149页 |
| ·计算极限排序向量 | 第149-150页 |
| ·基于F—ANP 的某园艺博览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第150-155页 |
| ·背景介绍 | 第150-152页 |
|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网络模型 | 第152-153页 |
| ·利用F—ANP 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153-1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155-156页 |
| 7 结论 | 第156-158页 |
| 致谢 | 第158-1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9-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