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构造地貌分析--以松潘—龙门山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青藏高原东缘概况 | 第15-18页 |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特征 | 第15-17页 |
·松潘-甘孜造山带 | 第16-17页 |
·扬子准地台 | 第17页 |
·龙门山断裂带 | 第17页 |
·青藏高原东缘水系特征 | 第17-18页 |
3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8页 |
·DEM 数据采集 | 第18-20页 |
·基本地貌形态的空间分析技术 | 第20-23页 |
·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确定 | 第20-21页 |
·峰顶趋势面和谷底趋势面计算 | 第21-22页 |
·起伏度分析 | 第22-23页 |
·低起伏侵蚀面分析 | 第23页 |
·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 | 第23-28页 |
·水系网络提取 | 第23-26页 |
·亚流域盆地提取 | 第26-27页 |
·河流纵向剖面分析 | 第27-28页 |
4 松潘-龙门山地区地貌形态分析 | 第28-57页 |
·地形形态的基本空间分析 | 第28-48页 |
·最佳统计窗口确定 | 第28-30页 |
·最大、最小和平均高程分析 | 第30-32页 |
·地形起伏度分析 | 第32-33页 |
·地表坡度分析 | 第33-34页 |
·高程、平均坡度、起伏度三者关系 | 第34-43页 |
·剖面分析 | 第43-46页 |
·低起伏侵蚀面分析 | 第46-48页 |
·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 | 第48-57页 |
·水系网络提取 | 第48-52页 |
·亚流域盆地提取 | 第52-54页 |
·主干流纵向剖面分析 | 第54-55页 |
·流域内区域的基本形态分析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