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哲学审视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36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3-14页 |
二、市场秩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 第14-15页 |
三、本文对市场秩序涵义的界定 | 第15-27页 |
四、本文研究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方法 | 第27-34页 |
五、本文研究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意义 | 第34-36页 |
第一章 西方古代秩序思想探源 | 第36-51页 |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秩序思想 | 第36-38页 |
一、早期秩序思想的涵义 | 第36-37页 |
二、早期秩序思想的特征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古希腊中期的秩序思想 | 第38-47页 |
一、苏格拉底的秩序思想转向 | 第38-40页 |
二、柏拉图的正义论秩序思想 | 第40-43页 |
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秩序思想 | 第43-47页 |
第三节 古希腊晚期的秩序思想 | 第47-49页 |
一、伊壁鸠鲁的秩序思想 | 第47-48页 |
二、斯多亚派的秩序思想 | 第48-49页 |
三、西塞罗的秩序思想 | 第49页 |
第四节 西方中世纪的秩序思想 | 第49-51页 |
第二章 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 | 第51-79页 |
第一节 近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秩序的形成 | 第51-54页 |
一、文艺复兴与市场秩序的兴起 | 第51-52页 |
二、宗教改革与封建秩序的瓦解 | 第52-53页 |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市场秩序的初步确立 | 第53-54页 |
第二节 近代市场经济的价值性理论 | 第54-65页 |
一、市场经济的法理基础 | 第54-62页 |
二、市场经济的人性根据 | 第62-65页 |
第三节 近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化理论 | 第65-73页 |
一、魁奈的自然秩序理论 | 第65-68页 |
二、斯密的自然秩序理论 | 第68-73页 |
第四节 近代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理论 | 第73-79页 |
一、市场经济的问题与争论 | 第73-76页 |
二、新古典“经济人”假设 | 第76-79页 |
第三章 知识进化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 | 第79-116页 |
第一节 市场秩序理论范式的变革 | 第79-94页 |
一、神圣力学范式市场秩序理论的危机 | 第79-85页 |
二、知识进化范式市场秩序理论的出场 | 第85-87页 |
三、“知识”和“进化”的涵义与意义 | 第87-89页 |
四、知识进化范式市场秩序理论的根据 | 第89-94页 |
第二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理论 | 第94-99页 |
一、市场经济与市场规则 | 第94-97页 |
二、市场经济与法治民主 | 第97-99页 |
第三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化理论 | 第99-108页 |
一、市场经济的制度批判 | 第99-103页 |
二、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 | 第103-107页 |
三、市场经济的制度理想 | 第107-108页 |
第四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性理论 | 第108-116页 |
一、市场经济的特殊涵义 | 第108-109页 |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 | 第109-116页 |
第四章 社会发展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 | 第116-14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 | 第116-127页 |
一、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界定 | 第116-118页 |
二、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来源 | 第118-121页 |
三、马克思市场经济的基本涵义 | 第121-127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价值性批判 | 第127-132页 |
一、市场经济的效率 | 第128-129页 |
二、市场经济的平等 | 第129页 |
三、市场经济的自由 | 第129-132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取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化构想 | 第132-139页 |
一、市场经济的秩序模式 | 第132-135页 |
二、计划经济的制度构想 | 第135-139页 |
第四节 马克思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实践 | 第139-146页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第139-142页 |
二、列宁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 | 第142-144页 |
三、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历史实践 | 第144-146页 |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形塑 | 第146-189页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 第146-158页 |
一、市场经济的艰难探索 | 第146-148页 |
二、计划经济的全面突破 | 第148-151页 |
三、经济转型的合理路径 | 第151-158页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性 | 第158-165页 |
一、市场经济的平等 | 第158-160页 |
二、市场经济的效率 | 第160-163页 |
三、市场经济的问题 | 第163-165页 |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化建设 | 第165-181页 |
一、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165-174页 |
二、政治体制的改革 | 第174-177页 |
三、法律体制的改革 | 第177-179页 |
四、精神文明的建设 | 第179-181页 |
第四节 防范市场风险和治理市场危机 | 第181-189页 |
一、防范市场风险 | 第182-184页 |
二、治理市场危机 | 第184-189页 |
结语 | 第189-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211页 |
后记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