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公共健康危机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 | 第8-14页 |
(一) 专利强制许可的发展过程 | 第8-11页 |
1、专利权的封建赏赐时期的专利撤销制度 | 第8-9页 |
2、专利权的制度化保护与限制时期 | 第9-10页 |
3、专利权的国际保护时期 | 第10-11页 |
(二) 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可及性 | 第11-14页 |
1、药品专利保护对新药可及性的意义 | 第11-12页 |
2、药品专利保护对现有药品可及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3、小结 | 第13-14页 |
二、TRIPs 体制下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 第14-31页 |
(一) TRIPs 协议第31 条 | 第14-21页 |
1、TRIPS 协议第31 条的内容分析 | 第14-20页 |
2、对TRIPS31 条的评价 | 第20-21页 |
(二) 多哈宣言 | 第21-25页 |
1、《多哈宣言》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有关的内容分析 | 第21-23页 |
2、对《多哈宣言》有关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内容的评价 | 第23-25页 |
(三) 《关于TRIPs 协议和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 | 第25-29页 |
1、《执行决议》的内容分析 | 第25-28页 |
2、对《执行决议》的评价 | 第28-29页 |
(四) 《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 第29-30页 |
1、《议定书》内容分析 | 第29页 |
2、对《议定书》的评价 | 第29-30页 |
(五) 小结 | 第30-31页 |
三、TRIPs 体制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灵活性与局限性 | 第31-39页 |
(一) 成员方自身具有生产能力,在其内部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 | 第31-34页 |
1、灵活性 | 第31-33页 |
2、局限性 | 第33-34页 |
(二) 欠缺生产能力的成员方作为进口成员方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 | 第34-36页 |
1、灵活性 | 第34-35页 |
2、局限性 | 第35-36页 |
(三) 作为出口成员方实施强制许可 | 第36-38页 |
1、灵活性 | 第36-37页 |
2、局限性 | 第37-38页 |
(四) 小结 | 第38-39页 |
四、我国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 第39-48页 |
(一) 我国的公共健康状况 | 第39-40页 |
(二) 有关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第40-45页 |
1、1984 年专利法 | 第40-41页 |
2、1992 年《专利法》第一次修订 | 第41-42页 |
3、2000 年《专利法》第二次修订 | 第42页 |
4、《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 第42-43页 |
5、《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 第43-44页 |
6、2008 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 | 第44-45页 |
(三) 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较为严格繁琐 | 第45-46页 |
1、对强制许可申请人的要求过高 | 第45页 |
2、对有关专利强制许可的争议解决作出了进行司法审查的单一规定,增加强制许可程序的繁琐程度 | 第45-46页 |
3、对强制许可的一些灵活性规定缺乏较具体的规则或指南 | 第46页 |
(四) 对改善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建议 | 第46-48页 |
五、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