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梁弯矩-曲率全曲线理论分析及程序研制 | 第16-36页 |
·弯矩-曲率全曲线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基本假定与材料本构模型 | 第17-19页 |
·弯矩-曲率全曲线的分析方法 | 第19-28页 |
·弯矩-曲率曲线模拟流程图 | 第28-29页 |
·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29-36页 |
3 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研究 | 第36-47页 |
·混凝土结构塑性铰区长度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7-40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计算公式研究 | 第40-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衰减模型建立 | 第47-63页 |
·恢复力模型研究 | 第47-48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8-5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刚度退化模型建立 | 第54-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抗震分析子程序SLOPE 编制 | 第63-71页 |
·程序编制意义及基础 | 第63-64页 |
·关键子程序SLOPE 的编制 | 第64-68页 |
·程序编制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程序求解过程 | 第65-68页 |
·程序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71-7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