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对胸痹气滞血瘀证患者冠状动脉内压的影响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0页 |
1.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 第10-13页 |
·“胸痹”的起源及发展 | 第10页 |
·胸痹的病因病机 | 第10页 |
·胸痹的辨证分型 | 第10-11页 |
·胸痹的诊断依据 | 第11页 |
·胸痹的治疗原则 | 第11-12页 |
·胸痹的中成药治疗 | 第12-13页 |
·胸痹的中药针剂治疗 | 第13页 |
2. 冠心病心绞痛概述 | 第13-16页 |
·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 | 第14-15页 |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 | 第15页 |
·不稳定型心绞痛防治 | 第15-16页 |
3 麝香保心丸概述 | 第16-18页 |
·麝香保心丸的组方释义 | 第16页 |
·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作用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麝香保心丸单独用药疗效 | 第17页 |
·联合用药疗效 | 第17-18页 |
4. 硝酸甘油片概述 | 第18-20页 |
·硝酸甘油片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 第18页 |
·硝酸甘油片的药理作用 | 第18页 |
·硝酸甘油片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硝酸甘油片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观察内容 | 第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0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病例退出标准 | 第21页 |
·病例数量、来源 | 第21页 |
·观察方法 | 第21页 |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3. 结果 | 第21-34页 |
·性别分布 | 第21-22页 |
·年龄分布 | 第22页 |
·用药前冠状动脉内血压水平 | 第22-23页 |
·治疗组组内血压比较 | 第23-28页 |
·对照组组内血压比较 | 第28-32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一、英文缩略语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