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前言 | 第9页 |
·轮胎介绍 | 第9-12页 |
·轮胎缓冲层 | 第12-14页 |
·胶料 | 第13页 |
·增强材料 | 第13页 |
·帘布 | 第13-14页 |
·其他添加剂 | 第14页 |
·轮胎缓冲层增强短纤维材料和帘布材料 | 第14-18页 |
·芳纶 | 第14-17页 |
·尼龙长纤维(聚酰胺纤维) | 第17-18页 |
·聚酯帘布 | 第18页 |
·轮胎缓冲层制备过程 | 第18-19页 |
·短纤维增强型缓冲层制备过程 | 第18-19页 |
·长纤维(帘布)增强型缓冲层制备过程 | 第19页 |
·电动车轮胎易产生的问题 | 第19-20页 |
·电动车轮胎子口烧边 | 第19-20页 |
·电动车轮胎刺破造成内胎漏气 | 第20页 |
·电动车轮胎脱层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6页 |
·原料 | 第21-22页 |
·芳纶浆粕 | 第21页 |
·芳纶帘布 | 第21-22页 |
·尼龙帘布 | 第22页 |
·主要设备 | 第22-23页 |
·性能表征 | 第23-26页 |
·电动车轮胎强度试验 | 第24-25页 |
·电动车轮胎耐久性能试验 | 第25页 |
·电动车轮胎粘合性能试验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芳纶短纤维增强型轮胎缓冲层制备 | 第26-32页 |
·前言 | 第26页 |
·制备过程 | 第26-27页 |
·缓冲层胶料的混炼 | 第26页 |
·缓冲层的制备 | 第26-27页 |
·芳纶短纤增强缓冲层制作轮胎后耐刺原理 | 第27页 |
·芳纶短纤维增强型轮胎缓冲层配方设计 | 第27-31页 |
·缓冲层芳纶短纤维组份对电动车轮胎性能的影响 | 第27-29页 |
·缓冲层厚度对电动车轮胎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硫化时间对电动车轮胎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均匀设计法在芳纶短纤维增强型轮胎缓冲层配方及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 第32-41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配方及工艺参数设计 | 第33-36页 |
·试验结果处理以及最优条件的选定 | 第36-40页 |
·在均匀设计中用GMDH方法建立模型的步骤 | 第36-37页 |
·建立均匀设计实验的回归方程 | 第37-39页 |
·寻求制备缓冲层的最佳芳纶组份及部分最佳工艺条件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芳纶长纤维(帘布)轮胎缓冲层制备及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 | 第41-51页 |
·前言 | 第41页 |
·长纤维(帘布)轮胎缓冲层制备过程 | 第41-43页 |
·帘布压延附胶工艺 | 第41-43页 |
·帘布根据工艺设计裁断卷取 | 第43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43-45页 |
·硬件设备 | 第43页 |
·软件系统 | 第43-44页 |
·轮胎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44-45页 |
·计算机结构仿真模拟防刺轮胎 | 第45-50页 |
·结构设计考虑因素 | 第45页 |
·计算机辅助防刺轮胎缓冲层结构设计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芳纶增强防刺轮胎缓冲层材料对比应用和性能测试 | 第51-54页 |
·前言 | 第51页 |
·胎样品生产制作概述 | 第51页 |
·胎体强度、防刺穿性能 | 第51-52页 |
·机床耐久性能 | 第52页 |
·经济性及综合性能(生产效率)比较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