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4页 |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第14-18页 |
·构造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构造形成演化机制 | 第17-18页 |
·断裂构造特征 | 第18-21页 |
·断裂的发育特征 | 第18-19页 |
·断裂形成演化期次及断裂系统划分 | 第19-21页 |
·沉积环境及砂体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区域沉积环境 | 第21页 |
·砂体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天然气来源及供烃特征 | 第24-48页 |
·天然气显示及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天然气来源 | 第25-36页 |
·生物气来源 | 第25-26页 |
·二氧化碳气体来源 | 第26-28页 |
·热成因气来源 | 第28-36页 |
·天然气供烃特征 | 第36-48页 |
·生物气源岩定性评价 | 第36-41页 |
·生物气源岩定量评价 | 第41-48页 |
第三章 天然气运移输导通道及其特征 | 第48-57页 |
·天然气运移输导通道的类型 | 第48页 |
·断裂输导天然气特征 | 第48-52页 |
·砂体输导天然气特征 | 第52-57页 |
·天然气沿砂体输导能力综合评价参数确定及其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砂体输导天然气能力标准的确定 | 第53-55页 |
·砂体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时期及模式 | 第57-63页 |
·主控因素 | 第57-60页 |
·成藏时期 | 第60-62页 |
·天然气成藏模式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有利区预测 | 第63-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