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反抗—融合--后殖民主义视野下汤亭亭作品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一、作者汤亭亭及其作品简介 | 第6-8页 |
| 二 汤亭亭作品的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1 沉默—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与汤亭亭作品研究 | 第10-18页 |
| ·后殖民理论简介 | 第10-11页 |
| ·被压抑的历史 | 第11-13页 |
| ·沉默的他者 | 第13-18页 |
| 2 反抗—后殖民女性主义与汤亭亭的作品研究 | 第18-24页 |
|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 ·通过女性人物塑造表达反抗意识 | 第19-22页 |
| ·颠覆了历史的男性话语特征 | 第22-24页 |
| 3 融合—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与汤亭亭作品研究 | 第24-36页 |
| ·霍米巴巴理论概述和意义 | 第24-27页 |
| ·题材的混杂化 | 第27-32页 |
| ·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引用与改写 | 第27-29页 |
| ·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援引和插入 | 第29-31页 |
| ·体裁的混杂化 | 第31-32页 |
| ·人物塑造的混杂化 | 第32-36页 |
| ·惠特曼阿辛的塑造 | 第32-34页 |
| ·性别混杂化的花木兰的塑造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