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第1章 奶牛酮病及其诊断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酮病的概念 | 第13页 |
·奶牛酮病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 第13-15页 |
·奶牛酮病病因学 | 第13-14页 |
·发病机理 | 第14-15页 |
·酮病的分类 | 第15-17页 |
·I 型酮病 | 第15页 |
·II 型酮病 | 第15-16页 |
·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 | 第16-17页 |
·酮病的发病率和流行性 | 第17-18页 |
·酮病的动态变化 | 第18-19页 |
·酮病与其它疾病、繁殖性能、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相关性 | 第19-22页 |
·酮病与其它产后初期疾病的相关性 | 第19-20页 |
·酮病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 第20-21页 |
·酮病与产奶量的关系 | 第21页 |
·酮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 第21-22页 |
·奶牛酮病的诊断 | 第22-23页 |
·奶牛酮病的监控程序 | 第23-24页 |
·展望 | 第24-25页 |
第2章 医学酮体检测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酮体的代谢 | 第25-26页 |
·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第26-27页 |
·医学酮体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27-33页 |
·比色法 | 第27-30页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丙酮含量 | 第30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BHBA的含量 | 第30-31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 BHBA | 第31-33页 |
·展望 | 第33-35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5-105页 |
第1章 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试纸条设计 | 第35-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8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48页 |
·结果 | 第48-57页 |
·PMS 和黄递酶作为递氢体显色效果的比较 | 第48页 |
·试纸条显色剂的选择 | 第48-50页 |
·缓冲液种类的选择 | 第50-52页 |
·缓冲液浓度的选择 | 第52页 |
·缓冲液最适pH 的选择 | 第52-53页 |
·试纸条组分最适配比的确定 | 第53-54页 |
·增溶增敏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增溶增敏剂浓度的选择 | 第55-56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66页 |
·PMS 和黄递酶对反应液及试纸条显色的影响 | 第57-58页 |
·试纸条显色剂的选择 | 第58-59页 |
·缓冲液种类、最适pH 的选择 | 第59-61页 |
·试纸条组分最适配比的确定 | 第61-62页 |
·增溶增敏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64页 |
·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辅酶、辅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2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汁BHBA方法的建立 | 第68-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1页 |
·试剂 | 第68页 |
·仪器 | 第68页 |
·奶样采集及前处理 | 第68-69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69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BHBA 原理和检测溶液的制备 | 第69-70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70页 |
·样品测定 | 第70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70-71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比较 | 第7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1页 |
·结果 | 第71-73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71-72页 |
·线性范围、回收率、重复性、检测限 | 第72页 |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72-73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比较 | 第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显色剂与增容增敏剂 | 第73页 |
·海藻糖对溶液的稳定作用 | 第73-75页 |
·副反应的排除及方法学评价 | 第75页 |
·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的比较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3章 奶牛亚临床酮病检测试纸条组装 | 第77-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试剂 | 第77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77页 |
·方法 | 第77-80页 |
·结果 | 第80-84页 |
·试纸条成品 | 第80页 |
·试纸条比色卡 | 第80-81页 |
·试纸条判读时间的确定 | 第81页 |
·试纸条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81-82页 |
·试纸条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82页 |
·试纸条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82页 |
·试纸条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82-83页 |
·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试纸条操作规程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塑料诊断胶板 | 第84页 |
·高级滤纸 | 第84-85页 |
·试纸条参数评价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4章 试纸条临床应用研究 | 第87-10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95页 |
·材料 | 第87-89页 |
·方法 | 第89-94页 |
·亚临床酮病的诊断标准 | 第94-95页 |
·自制试纸条的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9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95页 |
·结果 | 第95-99页 |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95-97页 |
·乳汁分析试纸条、尿液分析试纸条和酮粉检测 | 第97-99页 |
·自制试纸条的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99页 |
·讨论 | 第99-103页 |
·关于奶牛亚临床酮病的诊断 | 第99-100页 |
·关于酮病的发病率 | 第100页 |
·自制试纸条与 Ketolac 试纸条、酮粉和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 | 第100-101页 |
·乳汁酮体检测的影响因素 | 第101-102页 |
·乳汁 BHBA 分析试纸条的应用前景 | 第102页 |
·酮病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8页 |
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详细摘要 | 第120-123页 |
Abstract | 第123-127页 |
导师简介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