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外小挖目前水平与发展动向 | 第10页 |
·国内小挖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与CAD软件的联合使用 | 第11页 |
·液压虚拟样机技术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液压挖掘机工况特点及总体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14-23页 |
·液压挖掘机概述 | 第14页 |
·挖掘机系统组成及工况特点 | 第14-17页 |
·挖掘机系统组成 | 第14-15页 |
·挖掘机工况特点 | 第15-17页 |
·挖掘机牵引力及牵引功率的确定 | 第17-21页 |
·机械作业过程中的阻力 | 第18页 |
·挖掘机在牵引工况时的牵引力和牵引功率平衡 | 第18-19页 |
·挖掘机在运输工况时的牵引力和牵引功率平衡 | 第19-21页 |
·发动机功率的确定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工作臂主体结构设计和计算 | 第23-30页 |
·工作装置结构的确定 | 第23-26页 |
·工作装置结构的类型 | 第23-25页 |
·主工作装置结构尺寸的确定 | 第25页 |
·主工作装置液压缸铰点位置的确定 | 第25-26页 |
·工作臂主体结构 | 第26页 |
·工作臂液压缸设计 | 第26-29页 |
·铲斗液压缸的设计 | 第26-28页 |
·斗杆液压缸的设计 | 第28-29页 |
·动臂液压缸设计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工作臂结构实体模型与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30-41页 |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动臂的结构建立 | 第30-31页 |
·斗杆的结构建立 | 第31页 |
·铲斗、摆杆的结构建立 | 第31-33页 |
·液压挖掘机三维几何模型在ADAMS中导入 | 第33-35页 |
·ADAMS建模、仿真的步骤 | 第33-34页 |
·导入过程 | 第34-35页 |
·建立挖掘机虚拟样机 | 第35-40页 |
·调整建模环境 | 第36-37页 |
·修改颜色 | 第37页 |
·添加零件的材料属性 | 第37页 |
·添加约束 | 第37-39页 |
·模型检验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工作臂连杆结构的优化及总体的运动学仿真 | 第41-58页 |
·反铲装置的参数化建模及优化 | 第41-47页 |
·定义目标函数 | 第41-43页 |
·设置传感器 | 第43-44页 |
·参数化相关点 | 第44页 |
·设计研究 | 第44-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47页 |
·虚拟样机模型运动学仿真 | 第47-50页 |
·仿真分析概述 | 第47页 |
·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47-50页 |
·挖掘过程中挖掘阻力分析及加载 | 第50-57页 |
·土的切削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土的主要性质和工程分类 | 第51-53页 |
·挖掘阻力的计算 | 第53-55页 |
·施加载荷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挖掘机虚拟样机机械、液压系统联合仿真 | 第58-82页 |
·基于ADAMS/Hydraulics的液压系统虚拟样机技术 | 第58-67页 |
·ADAMS/Hydraulics简介 | 第58-59页 |
·液压元件的种类 | 第59-60页 |
·液压系统建立过程 | 第60-67页 |
·机液系统的联合仿真和分析 | 第67-77页 |
·换向阀驱动函数 | 第68页 |
·机液系统联合仿真 | 第68-77页 |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 | 第77-80页 |
·液压缸活塞杆受力校核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