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页 |
| 2 王诜的家世 | 第8-10页 |
| 3 王诜的生卒年考 | 第10-14页 |
| ·关于王诜生年问题 | 第11-12页 |
| ·关于王诜卒年问题 | 第12-14页 |
| 4 王诜的生平 | 第14-19页 |
| 5 历代著录中王诜的作品 | 第19-30页 |
| ·《西岳降临图》 | 第19-20页 |
| ·《水阁高卧图》《湖山水阁图》《溪山楼阁图》 | 第20页 |
| ·《幽谷春归图》 | 第20页 |
| ·《九成宫图》《三白图》 | 第20-21页 |
| ·《水石云林》《平远溪山幅》 | 第21页 |
| ·《层峦古刹》《连山绝涧图》《溪山胜赏图》《四景图》《韦偃松图》《梧庭霜樾》 | 第21-22页 |
| ·《王晋卿画著色山》 | 第22页 |
| ·《长江远岫》 | 第22页 |
| ·《王晋卿临小李将军山水》《著色楚山清晓图》《雪霁群鸦图》《连山绝壑》 | 第22-23页 |
| ·《江山奇胜图》 | 第23页 |
| ·《江山秋晚图》《湘乡小景》 | 第23-24页 |
| ·《叠翠争流图》 | 第24页 |
| ·《鹰》 | 第24页 |
| ·《万壑秋云图》《钓鱼图》 | 第24-25页 |
| ·《后赤壁图》 | 第25-26页 |
| ·《山阴陈迹》《雪谿乘兴》《四明狂客》《西塞风雨》《邢房悟前生图》 | 第26页 |
| ·《猿鹿图》 | 第26页 |
| ·《著色山斋图》 | 第26-27页 |
| ·《古木》 | 第27页 |
| ·《春山霁景》 | 第27页 |
| ·《江山归棹图》 | 第27页 |
| ·《鹅》 | 第27-28页 |
| ·《非阁延风》 | 第28页 |
| ·《绣栊晓镜图》 | 第28页 |
| ·《春晓图》 | 第28-29页 |
| ·《蜀道寒云图》 | 第29页 |
| ·《春江图》 | 第29页 |
| ·—5.63 《宣和画谱》中记载的王诜作品 | 第29-30页 |
| 6 王诜的传世作品 | 第30-41页 |
| ·《烟江叠嶂图》 | 第30-34页 |
| ·关于《烟江叠嶂图》不同本子的问题 | 第30-32页 |
| ·传世的两本《烟江叠嶂图》 | 第32-34页 |
| ·《渔村小雪图》 | 第34-36页 |
| ·《梦游瀛山图》 | 第36-37页 |
| ·《溪山秋霁图》 | 第37-41页 |
| ·《溪山秋霁图》的流传 | 第38页 |
| ·《溪山秋霁图》当是王诜的真迹 | 第38-41页 |
| 7 王诜的绘画艺术及其成就 | 第41-45页 |
| ·王诜绘画的渊源 | 第41-44页 |
| ·王诜对绘画的品评 | 第44-45页 |
| 8 结语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A | 第50-51页 |
| 附录 B | 第51-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取的奖励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