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分离纯化与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大豆抗原蛋白的定义第10页
     ·大豆抗原蛋白的分类第10-11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第11-13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抗营养作用第13-14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分离纯化第14-16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抗体制备与检测方法第16-17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大豆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分离纯化第19-34页
 摘要第19页
   ·材料第19-22页
     ·原料第19页
     ·试剂第19-22页
     ·实验仪器第22页
   ·方法第22-27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等电点沉淀分离第22-24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盐析分离第24-25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亲和层析纯化第25-26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SDS-PAGE电泳第26-27页
     ·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的保存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分离蛋白电泳检测第27-28页
     ·亲和层析曲线图第28-29页
     ·纯化蛋白电泳检测第29-32页
   ·讨论第32-33页
     ·关于分离纯化法的选择第32-33页
     ·关于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的变性第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大豆glycinin与β-conglycinin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4-45页
 摘要第34页
   ·材料第34-35页
     ·实验动物第34页
     ·试剂第34-35页
     ·实验仪器第35页
   ·方法第35-40页
     ·乳化抗原第35-36页
     ·免疫第36-37页
     ·采血第37页
     ·制备抗血清第37页
     ·双扩法测抗血清效价及抗血清间交叉反应第37-38页
     ·纯化抗体第38-39页
     ·抗体透析除盐第39-40页
     ·双扩法测抗体与不同饲用蛋白原料的反应第40页
     ·选择冻干保护剂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抗血清效价及抗血清间的交叉反应第40-41页
     ·抗体与不同饲用蛋白原料的反应第41-43页
     ·冻干保护剂对检测的影响第43页
   ·讨论第43-44页
     ·关于实验动物及免疫方法的选择第43-44页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第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单向免疫扩散法的建立第45-63页
 摘要第45页
   ·材料第45-46页
     ·原料第45页
     ·试剂第45-46页
     ·实验仪器第46页
   ·方法第46-51页
     ·大豆制品中蛋白的提取第46页
     ·BCA法测定纯化蛋白含量第46-47页
     ·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第47-48页
     ·单向免疫扩散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第48页
     ·酶解、菌解大豆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第48-50页
     ·β-conglycinin单向免疫扩散的多层扩散圈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60页
     ·蛋白提取法的单因素优化第51-53页
     ·单向免疫扩散检测法的标准曲线第53页
     ·单向免疫扩散检测法精密度及准确度的确定第53-55页
     ·酶解、菌解大豆glycinin与β-conglycinin结果第55-57页
     ·β-conglycinin单向免疫扩散多层扩散圈的分析第57-60页
   ·讨论第60-62页
     ·关于定量检测大豆glycinin与β-conglycinin方法的选择第60页
     ·关于单向免疫扩散检测法操作条件的控制第60-61页
     ·关于单向免疫扩散检测法对大豆加工工艺的指导第61页
     ·关于微生物发酵处理豆粕后单向免疫扩散检测异常结果的探讨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颖果韧皮部分化过程中Ca2+及相关酶类的定位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七种C3牧草生长和铜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