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 ·关于休闲及休闲消费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休闲消费的类型 | 第12-13页 |
| ·休闲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 ·休闲消费需求与行为 | 第14-15页 |
| ·休闲消费的问题与对策 | 第15页 |
| ·简要评述 | 第15-16页 |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关于休闲消费的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 1 休闲的涵义与类型 | 第17-19页 |
| ·休闲的涵义 | 第17页 |
| ·休闲活动类型 | 第17-18页 |
| ·休闲的经济学意义 | 第18-19页 |
| 2 休闲消费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 | 第19-20页 |
| ·休闲消费 | 第19页 |
| ·体闲产业 | 第19-20页 |
| ·休闲经济 | 第20页 |
| 3 休闲消费的特征与结构 | 第20-22页 |
| ·休闲消费的特征 | 第20-21页 |
| ·休闲消费结构 | 第21页 |
| ·休闲消费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 4 引入时间约束的休闲消费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娄底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37页 |
| 1 调研方法与方案设计 | 第24页 |
| 2 调研结果分析 | 第24-37页 |
| ·样本特征 | 第24-26页 |
| ·娄底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方式 | 第26-34页 |
| ·参与休闲活动时同伴的选择 | 第26-27页 |
| ·休闲活动的选择 | 第27-30页 |
| ·休闲场所的选择 | 第30-32页 |
| ·休闲时间的支配 | 第32-33页 |
| ·休闲消费的支出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页 |
| ·娄底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问题 | 第34-37页 |
| ·重娱乐消遣类休闲消费,轻教育发展类休闲消费 | 第34-35页 |
| ·重商业休闲消费,轻公共休闲消费 | 第35页 |
| ·重被动性休闲消费,轻主动性休闲消费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娄底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 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37页 |
| 2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第37-38页 |
| 3 因子提取 | 第38-43页 |
| 4 因子命名和分析 | 第43-48页 |
| ·个人社会经济因素 | 第44页 |
| ·休闲服务因素 | 第44-45页 |
| ·休闲产品因素 | 第45页 |
| ·群体支持因素 | 第45-46页 |
| ·休闲收获因素 | 第46页 |
| ·信息支持因素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娄底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满意度分析 | 第48-53页 |
| 1 娄底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目的 | 第48-49页 |
| 2 娄底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收获 | 第49-51页 |
| 3 娄底城镇居民对城市休闲状况的评价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3-58页 |
| 1 基本结论 | 第53-55页 |
| 2 推进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 ·加强对休闲消费的引导和管理,培育高雅文明的休闲项目 | 第55页 |
| ·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休闲消费主体的综合素养 | 第55-56页 |
| ·加强休闲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休闲个性化需求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调查问卷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