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第12-14页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法)第12-13页
     ·化学杀雄法(化杀法)第13-14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二系法)第14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第14-21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小麦光温敏不育的类型第16-17页
     ·光温敏不育小麦的恢复性第17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第17-19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遗传特点第19-20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第20-21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第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BNS 小麦雄性不育性表现及其恢复性的研究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3页
     ·数据调查与分析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BNS 分期播种与育性的变化第24页
     ·BNS 的测恢试验第24-25页
   ·结论与讨论第25-31页
第三章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 的育性遗传分析第31-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31页
     ·育性调查第31-32页
     ·数据分析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正反交F1 组合育性分析第32页
     ·三个组合四个群体结实率基本统计分析第32-35页
     ·育性的遗传分析第35-43页
       ·BNS/周麦 19 组合育性的遗传分析第35-38页
       ·BNS/开麦18 组合育性的遗传分析第38-40页
       ·BNS/9833 组合育性的遗传分析第40-43页
   ·结论与讨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附录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组成分析和强筋亚基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构建
下一篇:不同沟垄覆盖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