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重金属Cd~(2+)污染的治理现状 | 第11-17页 |
·化学法 | 第12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2-14页 |
·生物修复 | 第14-17页 |
·超累积植物 | 第17-19页 |
·超累积植物简介 | 第17-18页 |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 第18-19页 |
·植物内生菌 | 第19-24页 |
·植物内生菌定义 | 第19-20页 |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植物内生菌研究展望 | 第23-24页 |
·本实验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Cd~(2+)抗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26-37页 |
·前言 | 第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第34页 |
·Cd~(2+)抗性菌株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34-35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35-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3章 SDE06 去除Cd~(2+)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7-46页 |
·前言 | 第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9页 |
·培养时间对生长量和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 对生长量和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对生长量和去除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Cd~(2+)浓度对生长量和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Cd~(2+)最佳实验条件正交实验 | 第43-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4章 龙葵内生菌的分离纯化条件初探 | 第46-55页 |
·前言 | 第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不同表面消毒方法效果 | 第48-50页 |
·不同表面消毒方法对内生菌分离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分离方法对内生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9页 |
1 结论 | 第55-57页 |
2 建议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