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汉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20页
   ·选题的意义和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9页
     ·研究内容第11-14页
     ·研究方法第14-19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目标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案第20-22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土壤样品采集第21页
   ·室内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第21-22页
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第22-30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和迁移第22页
   ·研究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情况第22-24页
     ·富泉矿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情况第22-24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变异第24-28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地统计分析第24-26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6-28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4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30-45页
   ·基于污染指数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0-32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评价第30-32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第32页
   ·基于概率克里格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32-34页
     ·基于概率克里格的土壤重金属全量污染风险评价第32-33页
     ·基于概率克里格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污染风险评价第33-34页
   ·基于序贯指示、序贯指示协同模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34-45页
     ·基于序贯指示模拟土壤重金属全量的污染风险评价第34-40页
     ·基于序贯指示协同模拟土壤重金属有效量的污染风险评价第40-45页
5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对策第45-47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第45-46页
     ·重度污染程度区第46页
     ·轻度污染程度区第4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对策第46-47页
     ·减少或切断重金属污染源第46页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第46-47页
6 结论和展望第47-50页
   ·主要结论第47-49页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螯合剂对黑麦草(Loliurn perenne L.)铅锌富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下一篇:芦苇幼苗对含铜畜禽养殖废水的抗性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