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舒欧比亚主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

外文论文第1-45页
致谢辞第45-46页
论文摘要第46-49页
引言第49页
第一章:舒欧比亚主义简介第49-53页
 第一节:舒欧比亚主义的起源第49-51页
  一、第一种解释第50页
  二、第二种解释第50-51页
  三、两种解释的实质第51页
 第二节:舒欧比亚主义的形成特点第51-53页
  一、形成基础第51-52页
  二、本质第52页
  三、温和派与激进派第52页
  四、支持阶层第52-53页
第二章:舒欧比亚主义产生的原因第53-57页
 第一节:三种原因第53-54页
  一、社会原因第53页
  二、政治原因第53-54页
  三、经济原因第54页
 第二节:分析讨论原因第54-57页
  一、对社会原因的讨论第54-55页
  二、对政治原因的讨论第55-56页
  三、对经济原因的讨论第56-57页
第三章:舒欧比亚主义的表现方式及其内容第57-61页
 第一节:舒欧比亚主义对阿拉伯人的贬低第57-59页
  一、贬低阿拉伯人的方式第57-58页
  二、贬低阿拉伯人的舒欧比亚主义代表人物第58-59页
  三、对伊斯兰教传播的歪曲第59页
 第二节:舒欧比亚主义对波斯人的赞美第59-61页
  一、为波斯历史和血统歌功颂德第59页
  二、赞美波斯人的舒欧比亚主义代表人物第59-60页
  三、在伊斯兰教方面对波斯人的赞美第60-61页
第四章:诗歌中的舒欧比亚主义第61-69页
 第一节:巴沙尔·本·布尔德第61-64页
  一、诗人简介第61页
  二、诗人创作历程第61-64页
  三、诗歌特点与影响第64页
 第二节:艾布·努瓦斯第64-69页
  一、诗人简介第64-65页
  二、艾布·努瓦斯诗歌革命的方面第65-66页
  三、文明生活胜于原始生活第66页
  四、对诗人研究的争论第66-68页
   (一) 第一类第66-67页
   (二) 第二类第67-68页
  五、诗歌特点和影响第68-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多利亚反写--《占有》作为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致礼
下一篇:自我发展的旅程--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纯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