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仙客来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机理 | 第10-14页 |
| ·危害机理 | 第10-11页 |
| ·草本植物常用耐热性鉴定指标 | 第11-14页 |
| ·活性氧清除系统 | 第14-17页 |
| ·保护酶体系 | 第15-16页 |
| ·非酶保护系统 | 第16-17页 |
| ·基因工程在苹果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 ·品质改良育种 | 第17页 |
| ·抗病虫害育种 | 第17页 |
| ·生长性状改良育种 | 第17-18页 |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作用原理 | 第18-19页 |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生长、繁殖及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 第19-21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19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生长势的影响 | 第19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表型性状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20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生根能力的影响 | 第20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再生能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组培苗的生根及移栽 | 第23-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 ·方法 | 第23-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 ·不同激素浓度对仙客来生根诱导影响 | 第25-26页 |
| ·组培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第2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6-29页 |
| ·试管苗根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移栽的成活率 | 第26页 |
| ·移苗用的基质要疏松透气,保湿性好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移栽成活后的转MN-SOD 基因仙客来对高温胁迫的抗性 | 第29-3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高温胁迫处理 | 第29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高温胁迫条件下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 | 第30页 |
| ·高温胁迫条件下MDA 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 ·高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31页 |
| ·高温胁迫条件下SOD 酶活性的变化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转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嘎拉苹果组培苗的生根 | 第33-3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3页 |
| ·材料 | 第33页 |
| ·根的诱导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蔗糖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 第34页 |
| ·不同暗培养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转基因与未转基因苹果生根的对比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36-3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39页 |
|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组培苗的生根及移栽 | 第38页 |
| ·移栽成活的转MN-SOD 基因仙客来对高温胁迫的抗性 | 第38页 |
| ·转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嘎拉苹果组培苗的生根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 缩略词表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个人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