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成因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浊沸石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四、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五、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上三叠统延长组区域沉积背景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延长组地层特征 | 第17-21页 |
第四节 延长组三角洲展布格局及浊沸石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一、延长组三角洲展布格局 | 第21-23页 |
二、浊沸石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延长组含浊沸石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 | 第24-46页 |
第一节 含浊沸石砂岩岩石学特征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延长组含浊沸石砂岩成岩作用 | 第27-46页 |
一、胶结作用 | 第27-36页 |
二、溶蚀作用 | 第36-40页 |
三、破裂作用 | 第40-42页 |
四、含浊沸石砂岩的成岩序列 | 第42-44页 |
五、研究区浊沸石对储层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浊沸石及其次生孔隙的成因探讨 | 第46-60页 |
第一节 浊沸石的形成温度及条件 | 第46-49页 |
一、浊沸石的形成温度 | 第46-48页 |
二、浊沸石胶结物的形成条件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研究区流体包裹体测温 | 第49-56页 |
一、流体包裹体分类特征 | 第49-53页 |
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第53-56页 |
第三节 浊沸石及其次生孔隙的成因探讨 | 第56-60页 |
一、次生孔隙成因初步分析 | 第56-57页 |
二、浊沸石的成因探讨 | 第57-60页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60-62页 |
一、浊沸石分布具有规律性 | 第60页 |
二、含浊沸石砂岩为岩屑长石砂岩 | 第60-61页 |
三、浊沸石次生溶蚀孔隙成因 | 第61页 |
四、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机理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