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 ·“自然辩证法”历史阶段简述 | 第7-8页 |
|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命名与兴起 | 第8-9页 |
| 2、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从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到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专业的产生 | 第10-13页 |
| ·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传播 | 第10-11页 |
| ·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 | 第11-13页 |
| 第二部分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 | 第13-18页 |
|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及学术队伍的关注焦点 | 第13-15页 |
|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招收研究生单位 | 第15-16页 |
|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单位 | 第15页 |
| ·我国2009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单位 | 第15-16页 |
|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 | 第16-18页 |
| 第三部分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总结 | 第18-25页 |
| ·学科建设的成果 | 第18-22页 |
| ·以“科学技术哲学”为统一名称的哲学二级学科初步建立 | 第18页 |
| ·己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 第18-19页 |
| ·译介并出版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哲学的外文专著 | 第19-20页 |
| ·培养了一批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才 | 第20-21页 |
| ·出版了一系列哲学教材、丛书 | 第21页 |
| ·举行了多次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 | 第21-22页 |
|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第22-25页 |
| ·把握学科建设的核心:共同体的建立 | 第22-23页 |
| ·传播科学技术哲学,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对学科建设的研究及投入 | 第23-25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附表 | 第29-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