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导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事证明标准概述 | 第9-13页 |
第一节 刑事证明标准的涵义 | 第9-11页 |
一、证明的含义 | 第9页 |
二、证明标准的分类 | 第9页 |
三、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之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刑事证明标准的发展阶段 | 第11-13页 |
一、神示证据制度下的证明标准 | 第11页 |
二、法定证据阶段的刑事证明标准 | 第11-12页 |
三、自由心证下的证明标准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与刑事错案的关系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刑事认证与错案的关系 | 第13-14页 |
一、刑事案件证明的特殊性 | 第13页 |
二、刑事错案的产生根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审判机关在预防刑事错案中的角色与职责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刑事认证活动的规范化与刑事错案的预防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的适用情况与不足 | 第17-2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证明标准的理解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现行刑事证明标准的不足 | 第18-20页 |
一、过于概括,司法人员掌握标准不一 | 第18页 |
二、缺乏阶段性和针对性 | 第18-19页 |
三、诉讼证明的宏观要求与具体的证明标准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完善 | 第20-24页 |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证明标准介绍 | 第20-21页 |
一、大陆法系的证明标准 | 第20页 |
二、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完善 | 第21-24页 |
一、刑事证明标准应体现主客观相结合 | 第21-22页 |
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要体现诉讼的阶段性 | 第22-23页 |
三、不同证明对象和证明主体要有不同的证明要求 | 第23页 |
四、疑罪从无的原则应该得到落实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