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处理改性制备亲水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的研究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 ·膜分离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 ·聚偏氟乙烯 | 第17页 |
| ·聚偏氟乙烯的物理改性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 ·等离子体处理 | 第17-18页 |
| ·共混改性 | 第18-19页 |
| ·复合改性 | 第19页 |
| ·荷电处理 | 第19页 |
| ·聚偏氟乙烯的化学改性处理方法 | 第19-22页 |
| ·化学试剂法 | 第19-20页 |
| ·等离子体接枝改性 | 第20-21页 |
| ·光引发接枝改性 | 第21页 |
| ·高能辐射源改性 | 第21-22页 |
| ·臭氧活化接枝改性 | 第22页 |
| ·聚偏氟乙烯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 第22-23页 |
| ·热致相分离法 | 第23-24页 |
| ·熔融拉伸法 | 第24页 |
| ·PVDF的成膜机理 | 第24-26页 |
| ·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聚偏氟乙烯的亲水性改善及表征 | 第29-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 ·实验药品 | 第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聚偏氟乙烯的臭氧活化 | 第30-31页 |
| ·接枝改性聚偏氟乙烯 | 第31页 |
| ·分离膜的制备 | 第31页 |
| ·活性过氧基团测定 | 第31-32页 |
| ·改性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征 | 第32-3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 ·电子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3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33页 |
| ·纯水通量测试 | 第33页 |
| ·接触角测试 | 第3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 ·反应原理 | 第34-35页 |
| ·臭氧处理时间对聚偏氟乙烯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接枝聚合物PVDF-g-AAc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8-40页 |
| ·改性聚合物PVDF-g-PAAc的热稳定性 | 第40-42页 |
| ·改性PVDF分离膜的表面形貌 | 第42-43页 |
| ·PVDF-g-PAAc分离膜的亲水性能表征 | 第43-44页 |
| ·改性PVDF-g-PAAc的力学性能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改性聚偏氟乙烯制备中空纤维及表征 | 第47-6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 ·改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制备 | 第48-49页 |
| ·活性过氧基团测定 | 第49页 |
| ·改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的表征 | 第49-50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页 |
| ·电子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9-50页 |
| ·纯水通量测试 | 第50页 |
| ·接触角测试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 ·臭氧处理时间对聚偏氟乙烯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接枝聚合物PVDF-g-AAc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1页 |
| ·纺制中空纤维铸膜液浓度的选择 | 第51-54页 |
| ·改性PVDF中空纤维的表面形貌 | 第54-57页 |
| ·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表征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