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XC构造须家河组测井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XC 地区致密碎屑岩气藏勘探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2章 川西XC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5-24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页 |
·局部地质特征 | 第15页 |
·研究区产能情况 | 第15-17页 |
·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储层特征 | 第18-24页 |
·岩性特征 | 第18-19页 |
·物性特征 | 第19-21页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21-22页 |
·测井响应特征 | 第22-24页 |
第3章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与储层参数的计算 | 第24-54页 |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24-26页 |
·岩芯归位 | 第26-27页 |
·岩性识别 | 第27-35页 |
·交会图识别岩性 | 第27-28页 |
·模糊聚类识别岩性 | 第28-33页 |
·矿物成分定量分析 | 第33-35页 |
·测井解释模型的研究 | 第35-45页 |
·ElanPlus 原理概述 | 第35-36页 |
·ElanPlus 解释模型 | 第36-39页 |
·ElanPlus 模型的数学算法 | 第39-41页 |
·ElanPlus 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储层参数的计算 | 第45-48页 |
·储层含流体性质分析 | 第48-51页 |
·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法 | 第48-49页 |
·正态概率分布法 | 第49-51页 |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第51-54页 |
·物性标准 | 第51-52页 |
·电性标准 | 第52-54页 |
第4章 裂缝识别与评价研究 | 第54-65页 |
·常规测井裂缝响应 | 第54-55页 |
·双侧向测井裂缝响应 | 第55-58页 |
·微球型聚焦电阻率测井裂缝响应 | 第58-59页 |
·裂缝类型识别 | 第59-61页 |
·裂缝的拾取与裂缝参数计算研究 | 第61-65页 |
第5章 岩石物理参数综合分析 | 第65-86页 |
·岩石物理参数的多井一致性处理 | 第65-67页 |
·纵、横波速度关系分析 | 第67-68页 |
·岩石弹性系数的求取 | 第68-70页 |
·岩石密度与速度的关系分析 | 第70-72页 |
·速度与孔渗参数关系分析 | 第72-74页 |
·岩石物理流体敏感性分析 | 第74-79页 |
·岩石物理岩性标准研究 | 第79-83页 |
·综合解释 | 第83-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