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9页 |
主要符号列表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RHDV 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病原学形态 | 第10页 |
·理化及血凝特性 | 第10页 |
·分离培养 | 第10-11页 |
2 RHD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 第11-12页 |
·RHDV 基因组 | 第11-12页 |
·RHDV 亚基因组 | 第12页 |
3 RHDV 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 | 第12-18页 |
·非结构蛋白 | 第12-15页 |
·2C 解旋酶 | 第12-13页 |
·VPG | 第13页 |
·3C-like 蛋白酶 | 第13-14页 |
·RdRp | 第14-15页 |
·结构蛋白 | 第15-18页 |
·VP60 | 第15-17页 |
·VP10 | 第17-18页 |
1 引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41页 |
·材料 | 第19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19页 |
·阳性血清和重组质粒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构建PBL-RHDV-d(5325-6931) | 第19-31页 |
·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N-端5325 位点的突变 | 第20-22页 |
·C-端6931 位点的突变 | 第22-24页 |
·RHDV 缺失(5325-6931)突变体的构建 | 第24-26页 |
·体外转录RNA 的制备 | 第26-28页 |
·转染RK-13 细胞 | 第28页 |
·RT-PCR 检测病毒基因组 | 第28-29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突变体的表达 | 第29-30页 |
·实时定量RT-PCR 检测RHDV 突变体拷贝数 | 第30-31页 |
·构建RHDV-PBL-Dvp60 | 第31-41页 |
·引物设计 | 第31页 |
·N 端5325 位点突变 | 第31页 |
·C 端7012 位点突变 | 第31-33页 |
·PBL-RHDV-Dvp60 突变体的构建 | 第33-36页 |
·体外转录RNA 的制备 | 第36-37页 |
·转染RK-13 细胞 | 第37-38页 |
·RT-PCR 检测病毒基因组 | 第38-39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突变体的表达 | 第39页 |
·实时定量RT-PCR 检测RHDV 突变体拷贝数 | 第39-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 | 第41-46页 |
·RHDV 缺失(5325-693111t)突变体的鉴定 | 第41页 |
·体外转录的RNA 转染RK-13 细胞结果 | 第41页 |
·RT-PCR 鉴定拯救的病毒突变体 | 第41-42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实时定量RT-PCR 结果 | 第43页 |
·PBL-RHDV-Dvp60 突变体的鉴定 | 第43页 |
·体外转录的RNA 转染RK-13 细胞结果 | 第43-44页 |
·RT-PCR 鉴定拯救的病毒突变体 | 第44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44-45页 |
·实时定量RT-PCR 结果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