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变频器和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变频恒压供水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 ·直接供水的单台泵供水系统 | 第9页 |
| ·单恒速水泵加水塔的供水方式 | 第9-10页 |
| ·既有泵又有水箱的供水方式 | 第10页 |
| ·既有恒速泵又有气压罐的供水方式 | 第10-11页 |
| ·利用变频技术的供水方式 | 第11页 |
|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现状 | 第11-12页 |
| ·组态技术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本论文中所做的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变频器和压力传感器 | 第17-25页 |
|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 第17-19页 |
| ·变频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变频器的操作方式及使用 | 第20-21页 |
| ·变频器硬件选择 | 第21-23页 |
| ·压力传感器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PLC的选择及应用 | 第25-34页 |
| ·PLC在恒压供水泵站中的任务 | 第25页 |
| ·PLC模拟量扩展单元的配置及应用 | 第25-29页 |
| ·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功能及与PLC系统的连接 | 第26页 |
| ·模拟量输入模块缓冲存储器(BFM)的分配 | 第26-28页 |
| ·模拟量输出模块的功能及PLC系统连接 | 第28-29页 |
| ·模拟量输出模块的偏置、增益及分配 | 第29页 |
| ·PLC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第29-34页 |
| ·PLC外部接线时需要注意 | 第29-30页 |
| ·PLC在电源安装时需要注意 | 第30-31页 |
| ·PLC在设备更换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 | 第31-32页 |
| ·更换电源注意事项 | 第32-33页 |
| ·请勿在以下环境中设置 | 第33页 |
| ·在以下环境中使用时需要充分采取屏蔽措施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PID功能器件的设计 | 第34-39页 |
| ·PID的控制算法及其特点 | 第34-36页 |
| ·PID参数的整定原则 | 第36-37页 |
| ·PID指令的应用时注意事项 | 第37页 |
| ·选择PID的回路类型 | 第37-38页 |
| ·正、反作用回路 | 第38-39页 |
| 第六章 组态软件的选择及应用 | 第39-49页 |
| ·组态软件的介绍 | 第39页 |
| ·力控软件的组成 | 第39-41页 |
| ·力控-通用组态软件 | 第41-47页 |
| ·完整的网络冗余及软件容错解决方案 | 第41-42页 |
| ·易于集成的图形开发系统 | 第42-43页 |
| ·灵活、强大的报表解决方案 | 第43页 |
| ·强大的对象容器和组件 | 第43-44页 |
| ·灵活、强大的"脚本"编译系统 | 第44-45页 |
| ·报警与事件系统 | 第45页 |
| ·完善的用户安全管理 | 第45-46页 |
| ·高效的数据处理 | 第46页 |
| ·良好的开放性与国际化 | 第46-47页 |
| ·应用工程程序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系统的设计 | 第49-66页 |
| ·系统要求 | 第49页 |
| ·控制系统的I/O及地址分配 | 第49-50页 |
| ·PLC系统选择 | 第50-51页 |
|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 第51-55页 |
| ·主电路图 | 第51-52页 |
| ·控制电路图 | 第52-55页 |
| ·系统程序设计 | 第55-61页 |
| ·由"恒压"要求出发的工作泵组数量管理 | 第55页 |
| ·多水泵运行规则 | 第55页 |
| ·生活水系统的分时控制 | 第55-56页 |
| ·夜间休眠模式下的供水 | 第56-57页 |
| ·系统流程图设计 | 第57-58页 |
| ·程序的结构及程序功能的实现 | 第58-60页 |
| ·系统的运行分析 | 第60-61页 |
| ·组态界面的设计 | 第61-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