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电压调整论文

电压暂降源的定位与暂降经济性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6-8页
     ·选题背景第6-7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1-12页
第二章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电压暂降源定位研究第12-22页
   ·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概述第12-13页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方法第13-15页
     ·原理分析第13-15页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判断方法第15页
   ·仿真研究第15-21页
     ·仿真模型第15-16页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第16-17页
     ·短路故障第17-19页
     ·变压器投运第19-20页
     ·感应电动机启动第20页
     ·考虑干扰源的暂降源的判断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电压暂降经济评估第22-43页
   ·系统侧暂降水平的评估第22-26页
     ·随机预估第22-23页
     ·暂降传播性第23-26页
   ·用户侧受暂降影响水平评估第26-33页
     ·典型电压暂降敏感设备第26-27页
     ·敏感设备耐受曲线第27-30页
     ·基于概率统计的用户设备故障率评估方法第30-33页
   ·暂降的综合经济评估第33-37页
     ·表征用户与系统暂降水平的相关指标第33-35页
     ·相关经济指标第35-37页
   ·流程图与实例研究第37-42页
     ·流程图第37-38页
     ·实例研究第38-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暂降缓解措施的经济技术评估第43-53页
   ·电压暂降的主要缓解措施第43-45页
     ·电力系统侧的缓解措施第43页
     ·用户接口处的缓解措施第43-45页
     ·设备制造方的缓解措施第45页
   ·电压暂降缓解方案的选择第45-49页
     ·缓解方案的费用第46页
     ·缓解方案的改善效果第46-47页
     ·暂降缓解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方法第47-49页
   ·实例分析第49-51页
   ·电压暂降的缓解措施的新思路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需求侧管理影响的北京市海淀区配电网规划
下一篇:聚能环型风轮结构设计和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