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镁材料的优势、缺点以及应用前景第9页
     ·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方法第9-10页
     ·镁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第10-11页
   ·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分类第11-13页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第13-14页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4页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理论模型第14-16页
     ·不同的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两种增强机制第14-15页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理论第15-16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碳纳米管增强纯镁材料1/8轴对称模型第17-2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7-19页
     ·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属性第17页
     ·建立1/8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第17-18页
     ·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择第18-19页
   ·模拟计算结果第19-22页
     ·基体的变形第19-20页
     ·基体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20-21页
       ·碳纳米管的应力与应变分布第21-22页
   ·本章结论第22-23页
第3章 碳纳米管增强纯镁材料整体微区模型第23-3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弹性状态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24-29页
     ·弹性状态下整体的变形第24-25页
     ·弹性状态下纯镁基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第25-28页
     ·弹性状态下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分布第28-29页
   ·弹塑性状态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29-34页
     ·弹塑性状态下整体变形第29-30页
     ·弹塑性状态下纯镁基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第30-32页
     ·弹塑性状态下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分布第32-34页
   ·本章结论第34-35页
第4章 碳纳米管增强AZ91D镁合金整体微区模型第35-44页
   ·弹性状态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35-39页
     ·弹性状态下整体变形第35-36页
     ·弹性状态下AZ91D镁合金基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第36-38页
     ·弹性状态下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分布第38-39页
   ·弹塑性状态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39-43页
     ·弹塑性状态下整体变形第39-40页
     ·弹塑性状态下AZ91D镁合金基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第40-42页
     ·弹塑性状态下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分布第42-43页
   ·本章结论第43-44页
第5章 镀镍碳纳米管增强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整体微区模型第44-56页
   ·弹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场第44-50页
     ·模型整体的变形第44-45页
     ·AZ91D镁合金基体的应力分布第45-46页
     ·基体与碳纳米管之间镍层的应力分布第46-50页
   ·倾斜状态下的应力场第50-53页
     ·倾斜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弹塑性状态下AZ91D镁合金基体的应力分布第51页
     ·弹塑性状态下基体与镀层之间的应力分布第51-53页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53-54页
   ·本章结论第54-56页
第6章 碳纳米管-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AZ91D型镁合金整体微区模型第56-68页
   ·建立模型第56-57页
   ·模型A的形变和应力分布第57-61页
     ·整体变形和应力分布第57-59页
     ·弹塑性状态下基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第59-60页
     ·弹塑性状态下碳纳米管与碳化硅的应力分布第60-61页
   ·模型A与模型B、C进行比较第61-66页
     ·三种模型的整体变形和应力分布第61-62页
     ·不同模型中镁合金基体的应力分布第62-64页
     ·不同模型中碳纳米管与碳化硅的应力分布第64-66页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第66-67页
   ·本章结论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复合材料中的碳纳米管定向技术
下一篇:La0.7Sr0.3MnO3/MFe2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