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 第15-32页 |
·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生态城市的本质内涵 | 第17-22页 |
·生态城市的概念 | 第17-20页 |
·生态城市的内涵 | 第20-21页 |
·生态城市的特征 | 第21-22页 |
·生态城市主要研究理论 | 第22-26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生态文明理论 | 第24-25页 |
·城市创新系统理论 | 第25-26页 |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实践评析与启示 | 第26-32页 |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实践 | 第26-28页 |
·国内生态城市发展实践 | 第28-30页 |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总结与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第3章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建设理论框架 | 第32-51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建设内涵 | 第32-35页 |
·现代城市发展的本质 | 第32-33页 |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生态城市建设的创新导向原理 | 第34-35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 | 第35-36页 |
·生态自然创新 | 第35-36页 |
·生态经济创新 | 第36页 |
·生态社会创新 | 第36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系统建立 | 第36-44页 |
·系统的建立原则 | 第37页 |
·系统的空间关联 | 第37-38页 |
·系统的要素构成 | 第38-42页 |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42-44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 第44-51页 |
·创新作用的动力机制 | 第44-46页 |
·创新作用的功能过程 | 第46-48页 |
·创新作用的方式内涵 | 第48-51页 |
第4章 重庆生态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 第51-62页 |
·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空间范围界定 | 第51-52页 |
·自然生态亚系统要素分析 | 第52-56页 |
·自然环境 | 第52-54页 |
·人工环境 | 第54-55页 |
·环境质量 | 第55-56页 |
·经济生态亚系统要素分析 | 第56-58页 |
·综合经济因素 | 第56-57页 |
·产业发展因素 | 第57-58页 |
·社会生态亚系统要素分析 | 第58-60页 |
·人口因素 | 第58-59页 |
·社会物质生活水平 | 第59-60页 |
·重庆生态城市建设条件分析 | 第60-62页 |
第5章 创新导向型重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及测评 | 第62-79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第62-69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62-63页 |
·指标选取方法 | 第63-64页 |
·指标体系结构 | 第64-66页 |
·生态创新指标内涵说明 | 第66-69页 |
·创新导向型生态城市综合测评 | 第69-79页 |
·测评对象与方法确定 | 第69-70页 |
·测评目的与思路设计 | 第70页 |
·综合测评模型 | 第70-72页 |
·综合测评与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第6章 创新导向型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 第79-87页 |
·加快城乡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 第79-81页 |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 第81-83页 |
·提高居民生态意识水平,引导生态环境建设 | 第83-84页 |
·健全机制体制,构筑生态建设管理体系 | 第84-87页 |
总结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