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配第—克拉克定律 | 第13页 |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第13页 |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 第13页 |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13-14页 |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 第14页 |
·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及其评述 | 第14-17页 |
·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5页 |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第15-16页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第16-17页 |
·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 | 第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及其评述 | 第17-19页 |
·库兹涅茨和罗斯托:经济增长的内涵——总量增长与结构增长 | 第17-18页 |
·钱纳里(H. Chenery)等:引入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 | 第18页 |
·帕西内蒂:“结构动态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对这些研究的评价 | 第19页 |
·国内研究状况及其评述 | 第19-22页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规范研究 | 第19-20页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20-21页 |
·对国内研究状况的评述 | 第21-22页 |
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说明 | 第22-28页 |
·产业结构的基本说明 | 第22-24页 |
·产业 | 第22-24页 |
·产业结构 | 第24页 |
·经济增长的基本说明 | 第24-25页 |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本质联系 | 第25-28页 |
·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变动 | 第25-26页 |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 第26页 |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高度对应 | 第26-28页 |
4 重庆市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第28-41页 |
·重庆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 第28-33页 |
·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第28-30页 |
·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效益分析 | 第30-33页 |
·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描述分析 | 第33-41页 |
·直辖以来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分析 | 第33-35页 |
·重庆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 第35-41页 |
5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数据和指标的选择 | 第41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41-43页 |
·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 第42页 |
·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 | 第42-43页 |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 第43页 |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3-47页 |
·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43-44页 |
·协整检验结果 | 第44-45页 |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第45-47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7-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