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隔脏调心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第12-22页
 1. 临床资料第12-18页
   ·病例来源第12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2-14页
     ·冠心病诊断标准第12-13页
     ·心功能分级标准第13页
     ·室性期前收缩诊断标准第13-14页
     ·室性期前收缩分级第14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4-16页
     ·中医辨证标准第14页
     ·证候计分标准第14-16页
   ·试验病例标准第16-18页
     ·纳入标准第16页
     ·排除标准第16-17页
     ·剔除标准第17页
     ·脱落标准第17页
     ·中止试验标准第17-18页
 2. 观察方法第18-19页
   ·病例分组第18页
   ·治疗方法第18-19页
     ·治疗药物第18页
     ·服药方法第18-19页
     ·合并用药第19页
 3. 观察指标第19-20页
   ·安全性观测第19-20页
   ·疗效性观测第20页
 4. 疗效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第20-21页
   ·疗效指标第20页
   ·主要疗效评定标准第20-21页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0页
     ·室性期前收缩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第20-21页
     ·冠心病心电图疗效第21页
 5. 统计学处理第21-22页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第22-26页
 1. 一般资料可行性分析第22-23页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第22页
   ·两组病情分布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第22-23页
   ·两组治疗前心电图情况第23页
 2. 疗效情况比较第23-26页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第23-24页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第23页
     ·中医证候总疗效评价第23-24页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第24-25页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比较第24页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总疗效评价第24-25页
   ·心电图疗效第25页
   ·安全性评价第25-26页
第三部分 讨论体会第26-38页
 1. 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西医学研究现状第26-27页
   ·中医学研究现状第27-28页
 2. 本课题立法依据第28-33页
   ·病因病机第28-31页
     ·肝脾与心悸痰瘀互结证的关系第29-30页
     ·肝脾与痰瘀的关系第30-31页
   ·隔治法与脏腑相关理论体会第31-33页
 3. 隔脏调心方的方药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33-37页
   ·组方分析第33-34页
   ·方药解析第34-37页
 4. 隔脏调心方临床疗效分析第37-38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一 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第42-43页
附录二 随机数字表第43-44页
附录三 临床观察表第44-49页
附录四 综述第49-62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五 发表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紫康膝冲剂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滋阴活血解毒法对急性脑缺血后MCP-1、NF-kBp65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