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气浮技术处理洗浴废水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污水回用状况 | 第10-12页 |
·国外污水回用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污水回用状况 | 第11-12页 |
·洗浴废水的处理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洗浴废水的水质 | 第12-13页 |
·洗浴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13-16页 |
·洗浴废水重复利用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电絮凝气浮技术 | 第19-29页 |
·电化学方法及特点 | 第19页 |
·电絮凝气浮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电絮凝气浮技术的作用机理 | 第20-24页 |
·电凝聚的机理 | 第21-22页 |
·电气浮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电解氧化、还原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电极的连接方式 | 第24-26页 |
·电极钝化现象 | 第26-29页 |
·电极钝化理论 | 第26-27页 |
·影响电极钝化的因素 | 第27页 |
·去钝化的措施 | 第27-29页 |
3 实验设计 | 第29-37页 |
·实验用水及水质 | 第29页 |
·实验装置及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29-31页 |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30-31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1-32页 |
·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COD 的测定 | 第32-33页 |
·NH_3-N 的测定 | 第33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33页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测定 | 第33-35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35页 |
·电导率的测定 | 第35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电解液温度的影响及选择 | 第35页 |
·极间距的影响及选择 | 第35-37页 |
4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37-51页 |
·水质指标的选取 | 第37-38页 |
·实验室条件下的单因素实验 | 第38-46页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NaCl 投加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pH 的影响 | 第42-45页 |
·电解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正交分析 | 第46-50页 |
·正交因素水平表 | 第47页 |
·正交实验 | 第47-48页 |
·优化条件下的动力学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5 经济技术分析 | 第51-55页 |
·单元电解电流 | 第51-52页 |
·单元电解电压 | 第52-53页 |
·节能措施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6 电絮凝气浮气泡尺寸的数学模型 | 第55-59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55页 |
·模型的推导 | 第55-57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建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