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自愿同行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自愿同行概述第12-29页
 (一) 自愿同行的概念第12-15页
  1. 主体——警察与相对人第13-14页
  2. 客体——相对人的自由第14-15页
  3. 内容——要求与合作第15页
 (二) 自愿同行任意性的界定第15-23页
  1. 自愿同行与强制到案的区别第16页
  2. 自愿同行的任意性构成标准第16-23页
 (三) 自愿同行的价值第23-24页
  1. 实现警察取证效益最大化第23-24页
  2. 降低警察干预公民自由的程度第24页
 (四) 自愿同行域外法制概览第24-29页
  1. 大陆法系:二元体制下同行要求效力不同第24-26页
  2. 英美法系:在判例或立法中确立自愿同行第26-27页
  3. 日本法制:以立法明确规定自愿同行制度第27-29页
二、自愿同行在我国的现状及立法的必要性第29-34页
 (一) 自愿同行在我国的立法空白第29-32页
  1. 刑事诉讼法以内的到案措施第29-30页
  2. 刑事诉讼法以外的到案措施第30页
  3. 自愿同行的立法空白第30-32页
 (二) 自愿同行立法空白产生的问题第32-33页
  1. 适用同行难保执法效益第32页
  2. 滥用同行有违执法公正第32-33页
 (三) 构建我国自愿同行制度的必要性第33-34页
三、构建我国自愿同行制度的具体设想第34-49页
 (一) 要求同行的前提要件第35-38页
 (二) 要求同行的正当理由第38-41页
  1. 当场查证不利于相对人或可能阻碍交通第38-40页
  2. 当场无法查证或当场查证相当困难第40-41页
 (三) 自愿同行的程序控制第41-49页
  1. 同行的要求与告知第41-44页
  2. 同意的表示第44-46页
  3. 同行的地点第46-47页
  4. 同行后即时查证与查证时间的限制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官查证权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下一篇:逮捕证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