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7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 第13-16页 |
·微生物耐药性的现状 | 第13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 | 第13-14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生物膜的形成 | 第14-16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 | 第16-23页 |
·细菌群体感应的发现 | 第16-17页 |
·细菌群体感应的定义 | 第17页 |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类型 | 第17-19页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AHL信号分子 | 第19-21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LasI/R群体感应系统 | 第21-23页 |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 | 第23-28页 |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第23-25页 |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类型 | 第25-28页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QSAR | 第28-35页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介 | 第28页 |
·定量构效关系 | 第28-35页 |
·基于结构的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 | 第35-3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合成呋喃酮类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 | 第37-55页 |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群体感应抑制剂的CoMFA研究 | 第37-44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38-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合成呋喃酮类群体感应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 第44-53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44-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基于3D-QSAR的化合物设计 | 第53-55页 |
·化合物设计 | 第53-54页 |
·化合物活性预测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基于卤代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小分子虚拟筛选 | 第55-62页 |
·引言 | 第55页 |
·化合物活性数据 | 第55-56页 |
·搜寻结果与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56-60页 |
·化合物02作为模板分子 | 第56-57页 |
·化合物03作为模板分子 | 第57-58页 |
·化合物04作为模板分子 | 第58页 |
·化合物1123_04作为模板分子 | 第58-59页 |
·化合物1123_08作为模板分子 | 第59-60页 |
·化合物1123_56作为模板分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62-69页 |
·化合物QS 0701,QS 0702,QS 0703,QS 0710和QS 0801的合成路线 | 第62页 |
·化合物QS 0704,QS 0705,QS 0706,QS 0714,QS 0802,QS 0804和QS 0805的合成路线 | 第62-63页 |
·化合物QS 0707,QS 0708和QS 0813的合成路线 | 第63-64页 |
·化合物QS 0711和QS 0806的合成路线 | 第64页 |
·化合物QS 0718,QS 0720,QS 0721和QS 0803的合成路线 | 第64-65页 |
·化合物QS 0709和QS 0807的合成路线 | 第65页 |
·化合物QS 0712和QS 0808的合成路线 | 第65-66页 |
·化合物QS 0713,QS 0716和QS 0717的合成路线 | 第66页 |
·化合物QS 0715和QS 0809的合成路线 | 第66-67页 |
·化合物QS 0719的合成路线 | 第67页 |
·化合物QS 0810的合成路线 | 第67页 |
·化合物QS 0722和QS 0723的合成路线 | 第67-68页 |
·化合物QS 0811和QS 0812的合成路线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69-80页 |
·化学实验部分 | 第69-77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69-7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0-77页 |
·生物活性实验 | 第77-8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7-78页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90页 |
·实验结果 | 第80-82页 |
·MIC的测定结果 | 第80-81页 |
·生物膜定量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88页 |
·生物膜抑制活性结果与3D-QSAR模型评价 | 第82-85页 |
·生物膜抑制活性结果与Surflex-Sim模型评价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8页 |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5页 |
附录 | 第105-133页 |
1. 个人简历 | 第105页 |
2. 主要学术成果 | 第105-107页 |
3. 附图 | 第10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