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9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页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7-9页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评级法概述第9-18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第9-12页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特征第9-10页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第10-12页
 第二节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第12-16页
  一、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第13-14页
  二、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三节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第16-18页
  一、应对全球竞争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第16页
  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推动商业银行转换经营管理理念第16-17页
  三、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思路第17-18页
第二章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第18-34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状况分析第18-24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第18-22页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2-24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现况分析第24-31页
  一、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现状第24-26页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现状第26-28页
  三、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现状第28-30页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成效第30-31页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的主要困难第31-34页
  一、缺乏完备的数据支持第31-32页
  二、缺乏切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32页
  三、缺乏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人员第32页
  四、信息披露不完善第32-33页
  五、监管当局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监管要求第33-34页
第三章 内部评级法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国际应用分析第34-44页
 第一节 典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34-39页
  一、穆迪KMV 的信用监测模型第34-35页
  二、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Metrics)第35-36页
  三、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Risk+)第36-37页
  四、信用组合观点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第37页
  五、典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第37-39页
 第二节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应用状况第39-44页
  一、花旗银行第39-41页
  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第41-42页
  三、内部评级法在国外先进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第42-44页
第四章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思路第44-50页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第44-47页
  一、多渠道进行内部评级数据的收集第44-45页
  二、内部评级数据的有效整合第45-46页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第46-47页
 第二节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平台建设第47-48页
  一、建立切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47页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第47-48页
 第三节 加强金融监管维护良好的金融运行秩序第48-49页
  一、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信息披露第48页
  二、强化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第48-49页
 第四节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全面实施内部评级法做好人才储备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经济资本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