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章 民事再审的依据及立法考察第10-15页
 第一节 民事再审程序的依据第10-12页
  一、再审程序存在的理论基础——程序保障理论第10-11页
  二、权利救济是设置民事再审程序的现实需要第11页
  三、权力制约是再审程序设置的内在必然第11-12页
 第二节 两大法系与我国的再审制度之比较第12-14页
  一、两大法系再审理由立法检视第12-13页
  二、两大法系再审程序的设计第13页
  三、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民事再审制度的法理剖析第15-23页
 第一节 民事再审目的探析第15-18页
  一、民事再审目的之不同观点第15-17页
  二、有限救济视角下的民事再审目的第17-18页
 第二节 维护既判力原则第18-20页
  一、既判力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第18页
  二、维护确定判决既判力的意义第18-20页
 第三节 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取向第20-22页
  一、效益价值第20-21页
  二、公正价值第21页
  三、秩序价值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原民事再审制度的矛盾与弊端第23-35页
 第一节 原民事再审制度中的主要矛盾第23-26页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既判力的背离第23-24页
  二、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冲突第24-25页
  三、宽泛的再审条件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矛盾第25-26页
 第二节 原民事再审制度的弊端第26-33页
  一、指导思想上的偏差第26页
  二、立法规范上的矛盾第26-28页
  三、程序上存在的问题第28-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现行民事诉讼法再审理由分析第35-42页
 第一节 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进步之处第35-37页
  一、新法彰显再审程序正当性第35-36页
  二、新法规定的再审实质条件第36-37页
  三、新法的人性关怀第37页
 第二节 现行民事诉讼法尚需厘清之处第37-40页
  一、实体性再审理由之规定第37-40页
  二、程序性再审理由之规定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思考路径——民事再审理由的设计第42-48页
 第一节 理念的建构第42-43页
  一、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协调第42页
  二、构建与既判力相平衡的再审制度第42-43页
  三、坚持再审有限纠错理念第43页
  四、契合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本质要求第43页
 第二节 宏观思路——建立再审之诉第43-44页
  一、建立再审之诉的必要性第43-44页
  二、建立再审之诉的要件第44页
 第三节 微观思路——再审理由的分类第44-48页
  一、实体性再审理由第44-45页
  二、程序性再审理由第45-46页
  三、不得申请再审的情形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律师行业自治的法律保障
下一篇:我国执行威慑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