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论文

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协议的演进及在中国的推进路径选择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4页
     ·关于银行资本监管及其有效性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基于巴塞尔新旧协议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次贷危机对巴塞尔协议的影响研究第20-22页
     ·国内外推进巴塞尔协议的政策与路径选择研究第22-23页
     ·关于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方法的比较及实证研究第23-24页
 第三节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第24-27页
 第四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第27-32页
第二章 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第32-43页
 第一节 监管的一般理论第32-34页
     ·公共利益论第32-33页
     ·利益集团论第33页
     ·监管成本论第33-34页
 第二节 银行体系监管的必要性分析第34-36页
     ·市场失灵说第34-35页
     ·金融风险论第35-36页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6-39页
     ·监管成本的分类第36-37页
     ·银行监管成本的计算方法第37-38页
     ·对银行监管成本的实证研究与估算第38-39页
 第四节 银行监管的目标分析第39-43页
     ·银行监管的终极目标第39-41页
     ·银行监管的中间目标第41-42页
     ·银行监管的具体目标第42-43页
第三章 中外银行监管的制度变迁及巴塞尔协议的演进第43-61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第43-51页
     ·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变迁及特征第44-47页
     ·英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变迁第47-49页
     ·日本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第49-50页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经验与启示第50-51页
 第二节 中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第51-54页
     ·中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第51-53页
     ·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第53-54页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历史演进第54-61页
     ·巴塞尔协议的诞生第54-58页
     ·1988年巴塞尔协议基本框架第58页
     ·巴塞尔协议的演进及次贷危机前的修订第58-61页
第四章 次贷危机对推进巴塞尔协议的影响第61-88页
 第一节 次贷危机的成因及本质分析第61-70页
     ·美国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第61-62页
     ·金融资本过剩和房地产投机浪潮第62-63页
     ·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第63-65页
     ·金融监管的缺失第65-67页
     ·次贷危机的成因——商业银行扮演的角色第67-70页
 第二节 次贷危机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检验第70-86页
     ·新协议在制度上有其先进性第70-73页
     ·从次贷危机看新资本协议的内在缺陷与不足第73-79页
     ·次贷危机后新资本协议的修订第79-80页
     ·巴塞尔Ⅲ征求意见稿主要改进第80-86页
 第三节 对我国推行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启示第86-88页
第五章 中国推进新资本协议的路径选择第88-102页
 第一节 新协议在解决中国银行业资本问题时的局限性第88-89页
 第二节 中外国家推进新协议的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89-93页
     ·英国新资本协议实施策略第89-91页
     ·澳大利亚新协议实施策略第91-92页
     ·中国香港新协议实施策略第92-93页
 第三节 推进新资本协议中国版本的开发与应用第93-99页
     ·改进新协议的顺周期性第94-97页
     ·增加杠杆率限制,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第97-98页
     ·IRB评级方法论分析第98-99页
 第四节 从数据起步做好新协议实施各项准备工作第99-102页
第六章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实证研究第102-127页
 第一节 主要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介绍及其适用性比较第102-104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第104-113页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04-105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第105-109页
     ·研究限制第109-110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第110-113页
 第三节 基于LOGISTIC回归的违约模型实证研究第113-127页
     ·关键变量的选取第113-122页
     ·构建二分类信用评估模型第122-12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132页
 第一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第127-130页
     ·次贷危机并未否定新资本协议第127-128页
     ·次贷危机为中国推进新资本协议提供了重大机遇第128页
     ·新协议需要中国版本第128-129页
     ·构建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Logistic回归模型第129-130页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附表第138-152页
后记第152-154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
下一篇:银行国际化:演进、模式和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