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GSM-R系统概述 | 第12-18页 |
| ·GSM-R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GSM-R系统功能 | 第13-16页 |
| ·GSM-R系统小区覆盖方式 | 第16-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时间分布模型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19-23页 |
| ·呼叫保持时间分布模型 | 第23页 |
| ·小区信道占用时间分布模型 | 第23-24页 |
| ·切换决策算法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 ·公网切换决策算法 | 第25-26页 |
| ·GSM-R系统切换决策算法 | 第26-2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7-29页 |
| 第2章 基于接收拒绝法的随机剩余时间(或随机持续时间)生成方法 | 第29-35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生成方法 | 第29-31页 |
| ·仿真验证 | 第31-34页 |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 第3章 呼叫保持时间分布模型建模方法 | 第35-4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建模方法 | 第35-37页 |
| ·仿真验证 | 第37-38页 |
| ·本章小节 | 第38-40页 |
| 第4章 客运专线区间上GSM-R系统时间分布模型 | 第40-63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线路长度的生成方法 | 第41-42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GSM-R系统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42-57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GSM-R小区内线路长度分布模型Ⅰ | 第42-44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Ⅰ | 第44-49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GSM-R小区内线路长度分布模型Ⅱ | 第49-51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Ⅱ | 第51-57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列车呼叫保持时间分布模型 | 第57-58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列车小区信道占用时间分布模型 | 第58-59页 |
| ·客运专线区间上GSM-R系统时间分布模型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 ·区间上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59-60页 |
| ·区间上列车呼叫保持时间分布模型 | 第60-61页 |
| ·区间上列车小区信道占用时间分布模型 | 第61-62页 |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 第5章 覆盖客运专线车站的GSM-R小区内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3-70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列车在客运专线车站内的运行方式 | 第63-64页 |
| ·覆盖客运专线车站的GSM-R小区内线路长度分析 | 第64-65页 |
| ·不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5-66页 |
| ·新呼叫后不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5页 |
| ·切换呼叫后不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5-66页 |
| ·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6-69页 |
| ·新呼叫后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6-69页 |
| ·切换呼叫后停站列车小区驻留时间分布模型 | 第69页 |
|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 第6章 带随机方向锁定的GSM-R系统切换决策算法 | 第70-77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算法描述 | 第71-72页 |
| ·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 ·仿真结果 | 第74-75页 |
| ·本章小节 | 第75-77页 |
| 第7章 GSM-R系统内自适应切换决策算法参数优化 | 第77-83页 |
| ·引言 | 第77-78页 |
| ·参数优化及仿真分析 | 第78-82页 |
| ·本章小节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 附录A | 第93-94页 |
| 附录B | 第94-96页 |
| 附录C | 第96-100页 |
| 附录D | 第100-102页 |
| 附录E | 第102-10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