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符号清单 | 第13-16页 |
1 绪论 | 第16-34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8-30页 |
·传统的贴片天线的小型化技术 | 第18-21页 |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与贴片天线小型化的新探索 | 第21-26页 |
·贴片天线的频带展宽技术 | 第26-30页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31-34页 |
2 贴片天线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 第34-50页 |
·天线辐射分析的一般过程 | 第34-36页 |
·贴片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36-37页 |
·贴片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37-49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空腔模型分析法 | 第38-44页 |
·传输线模型分析法 | 第44-49页 |
·基于计算电磁学的常用数值分析方法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 基于新型DNG和SNG介质的贴片天线小型化设计 | 第50-82页 |
·引言 | 第50页 |
·基于DPS-ENG双层平行板波导TM超慢波模式的贴片天线小型化设计 | 第50-69页 |
·无限长DPS-ENG双层平行板波导TM超慢波的模式特性 | 第50-55页 |
·基于DPS-ENG双层平行板波导TM超慢波模式的谐振空腔模型 | 第55-61页 |
·基于DPS-ENG双层超慢波波导的小型化矩形贴片天线 | 第61-66页 |
·若干重要参数分析 | 第66-69页 |
·基于DPS-DNG/MNG并排基底的贴片天线边射高阶模小型化设计 | 第69-80页 |
·基于DPS-DNG并排介质的谐振空腔模型 | 第69-71页 |
·基于DPS-DNG并排介质谐振腔的贴片天线及其对边射高阶模的小型化 | 第71-74页 |
·基于DPS-DNG并排基底的双频边射贴片天线设计 | 第74-76页 |
·基于DPS-MNG并排基底的双频边射贴片天线设计 | 第76-80页 |
·基于DPS-DNG和基于DPS-MNG并排基底的双频边射贴片天线比较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小型低剖面贴片天线的宽频带设计 | 第82-98页 |
·引言 | 第82页 |
·两单元直接耦合λ/4贴片及其双谐振特性 | 第82-86页 |
·三单元直接耦合λ/4贴片及其三谐振特性 | 第86-90页 |
·带宽的进一步拓展 | 第90-93页 |
·馈电探针的改进设计及对第一谐振的优化 | 第90-92页 |
·天线与金属地平面的位置及对第三谐振的优化 | 第92-93页 |
·低剖面E形宽频带贴片天线最终优化设计 | 第93-96页 |
·馈电结构调整和参数微调 | 第93-94页 |
·仿真和测试结果分析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5 小型低剖面贴片天线应用于MIMO系统终端 | 第98-114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基于λ/4矩形贴片的两单元紧凑MIMO终端天线 | 第99-106页 |
·λ/4矩形贴片单元的结构设计 | 第99-101页 |
·基于两单元紧凑MIMO终端天线的空间分集和互耦抑制 | 第101-103页 |
·结构的最终优化及测试结果 | 第103-106页 |
·基于方环贴片和λ/4矩形贴片的低剖面共位MIMO终端天线 | 第106-112页 |
·方环贴片单元和λ/4矩形贴片单元的结构设计 | 第106-109页 |
·基于方环贴片和λ/4矩形贴片的共位两单元MIMO终端天线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结论 | 第114-118页 |
·本论文工作内容的总结 | 第114-115页 |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