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第7-10页 |
| 1 前言 | 第10-19页 |
| 1.1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10-13页 |
| 1.2 兰花遗传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 第13-15页 |
| 1.3 观赏植物分子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2 兰花遗传作图群体的建立 | 第19-32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材料及方法 | 第19-23页 |
| 2.2.1 供试材料 | 第19-20页 |
| 2.2.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2.2.4 方法 | 第20-23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 2.3.1 ‘玉女兰’ב黄叶红花墨兰’杂交后代的增殖特性 | 第23-24页 |
| 2.3.2 ‘玉女兰’ב黄叶红花墨兰’杂交后代的分化特性 | 第24-29页 |
| 2.3.3 ‘玉女兰’ב黄叶红花墨兰’杂交后代的组培苗表型差异 | 第29-30页 |
| 2.3.4 作图群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 3 兰花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 | 第32-40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材料及方法 | 第32-34页 |
| 3.2.1 供试材料 | 第32-33页 |
| 3.2.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3.2.3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3.3.1 墨兰转录组中SSR位点的数量与分布 | 第34-36页 |
| 3.3.2 转录组SSR基序重复类型和频率特征 | 第36-37页 |
| 3.3.3 SSR引物的有效性及多态性检测 | 第37-39页 |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 4 兰花分子图谱的构建 | 第40-49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材料及方法 | 第40-43页 |
| 4.2.1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 4.2.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 4.2.4 方法 | 第41-43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4.3.1 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 第43页 |
| 4.3.2 兰花分子图谱的构建 | 第43-47页 |
| 4.3.3 基因组长度估算及图谱覆盖度 | 第47-48页 |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 5 讨论与结论 | 第49-54页 |
| 5.1 讨论 | 第49-53页 |
| 5.1.1 兰花作图群体 | 第49-50页 |
| 5.1.2 SSR标记开发 | 第50-52页 |
| 5.1.3 兰花分子图谱的构建 | 第52-53页 |
| 5.2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附录 | 第60-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