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情报主导警务不断推进 | 第12-13页 |
1.1.2 合成作战机制初步探索 | 第13页 |
1.1.3 情报分析面临现实挑战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重难点、创新点 | 第15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重难点 | 第15页 |
1.3.3 创新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2.1 情报分析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协同理论 | 第23-25页 |
2.2.2 情报分析理论 | 第25-27页 |
2.3 合成作战与情报分析 | 第27-31页 |
2.3.1 公安合成作战机制 | 第27-28页 |
2.3.2 公安情报分析 | 第28-29页 |
2.3.3 公安合成作战机制中的情报分析工作 | 第29页 |
2.3.4 合成作战与情报分析 | 第29-31页 |
3 闽鲁晋皖公安合成作战机制中情报分析工作实证研究 | 第31-40页 |
3.1 样本选择 | 第31页 |
3.2 调查分析 | 第31-36页 |
3.2.1 描述性分析 | 第33-35页 |
3.2.2 系统性分析 | 第35页 |
3.2.3 综合性分析 | 第35-36页 |
3.3 面临困境 | 第36-40页 |
3.3.1 顶层设计不足 | 第36-37页 |
3.3.2 理念落实乏力 | 第37页 |
3.3.3 资源整合不力 | 第37-38页 |
3.3.4 思维局限制约 | 第38页 |
3.3.5 专业人才缺乏 | 第38-40页 |
4 公安合成作战机制中情报分析工作总体构想 | 第40-44页 |
4.1 基本框架 | 第40-41页 |
4.2 建框依据 | 第41-42页 |
4.2.1 理论依据 | 第41页 |
4.2.2 实践依据 | 第41-42页 |
4.3 构成要素 | 第42-44页 |
5 公安合成作战机制中情报分析工作实现路径 | 第44-53页 |
5.1 基本模式 | 第44-46页 |
5.1.1 构建以情报为主导的合成作战基本模式 | 第44页 |
5.1.2 围绕中心目标明确各警种部门职能分工 | 第44-45页 |
5.1.3 打造无缝衔接高效的合成作战情报流程 | 第45-46页 |
5.2 部门建设 | 第46-49页 |
5.2.1 明确情报分析部门的职能定位 | 第46-47页 |
5.2.2 加强情报分析人才的合理引进 | 第47-48页 |
5.2.3 确定情报分析人员的工作任务 | 第48-49页 |
5.3 教育培训 | 第49-50页 |
5.3.1 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理念 | 第49页 |
5.3.2 聘任具有影响力的情报领域专家 | 第49页 |
5.3.3 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情报分析课程 | 第49-50页 |
5.4 激励机制 | 第50-53页 |
5.4.1 提升职级待遇 | 第50-51页 |
5.4.2 坚守个人信仰 | 第51页 |
5.4.3 强调关怀激励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