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N_2O的危害 | 第17-18页 |
·N_2O的释放来源 | 第18页 |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释放 | 第18-28页 |
·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概述 | 第18-22页 |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释放研究 | 第22-28页 |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生态研究概述 | 第28-36页 |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 第28-30页 |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现状 | 第30-36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二章 不同工艺条件下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 第38-7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4页 |
·反应器设计与运行 | 第38-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人工配水与接种污泥 | 第40-42页 |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42-44页 |
·污水生物脱氮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44-48页 |
·缺氧/好氧时间比(PF) | 第44-45页 |
·温度 | 第45页 |
·曝气量 | 第45-46页 |
·碳源 | 第46-47页 |
·碳氮比 | 第47-48页 |
·典型周期内氮的迁移转化 | 第48-61页 |
·缺氧/好氧时间比 | 第48-51页 |
·温度 | 第51-53页 |
·曝气量 | 第53-55页 |
·碳源 | 第55-57页 |
·碳氮比 | 第57-61页 |
·不同工艺条件下N_2O的释放情况 | 第61-71页 |
·缺氧/好氧时间比 | 第61-63页 |
·温度 | 第63-65页 |
·曝气量 | 第65-68页 |
·碳源 | 第68-70页 |
·碳氮比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4页 |
第三章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释放来源 | 第74-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9页 |
·试验装置与运行 | 第74-75页 |
·试验设计 | 第75-79页 |
·试验材料 | 第79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79页 |
·不同曝气量条件下N_2O的释放来源 | 第79-81页 |
·缺氧段 | 第79-80页 |
·好氧段 | 第80-81页 |
·不同碳源条件下N_2O的释放来源 | 第81-83页 |
·缺氧段 | 第81-82页 |
·好氧段 | 第82-83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N_2O的释放来源 | 第83-84页 |
·缺氧段 | 第83-84页 |
·好氧段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四章 污水生物脱氮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86-1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92页 |
·试验装置与材料 | 第86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86-92页 |
·总DNA提取及相关功能基因扩增 | 第92-96页 |
·曝气量影响试验 | 第92-94页 |
·碳源和碳氮比影响试验 | 第94-96页 |
·曝气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96-100页 |
·氨氧化细菌 | 第96-99页 |
·反硝化细菌 | 第99-100页 |
·碳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00-105页 |
·DGGE图谱 | 第100-103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3-105页 |
·碳氮比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DGGE图谱 | 第105-106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6-108页 |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N_2O释放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第108-112页 |
·曝气量 | 第109-110页 |
·碳源 | 第110-111页 |
·碳氮比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污水生物脱氮系统N_2O的减量化控制 | 第114-1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5页 |
·试验装置与运行 | 第114页 |
·试验设计 | 第114-115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115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115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周期内污染物浓度变化 | 第115-117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N_2O的释放 | 第117-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结论 | 第120-12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8-140页 |
附录1:Identifying sources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in anoxic/aerobic sequencingbatch reactors(A/O SBRs)acclimated in different aeration rates. | 第140-149页 |
附录2:Effect of aeration rate on the emission of N_2O in anoxic-aerobic sequencingbatch reactors. | 第149-155页 |
附录3:Effect of anoxic/aerobic phase fraction on N_2O emission in a sequencingbatch reactor under low temperature. | 第155-1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