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公共区域停车场有序充电管理研究 | 第14页 |
1.3.2 基于居民区基础负荷有序充电策略研究 | 第14页 |
1.3.3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侧管理研究 | 第14-15页 |
1.3.4 基础负荷与充电需求侧管理综合研究 | 第15页 |
1.3.5 包含V2G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管理研究 | 第15页 |
1.4 文献总结 | 第15-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建模 | 第17-25页 |
2.1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 第17-19页 |
2.1.1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 | 第17-18页 |
2.1.2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 | 第18-19页 |
2.2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第19-21页 |
2.2.1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及特点 | 第19-20页 |
2.2.2 电动汽车充电场景 | 第20-21页 |
2.3 电动汽车出行方式建模 | 第21-24页 |
2.3.1 公共商业区停车场车流分布模型 | 第21页 |
2.3.2 电动汽车出行分布 | 第21-23页 |
2.3.3 蒙特卡洛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公共商业区停车场充电设施有序运营仿真建模 | 第25-39页 |
3.1 商场停车场模型 | 第25-27页 |
3.1.1 商场停车场停车流程 | 第25-26页 |
3.1.2 商场停车场停车目标函数 | 第26-27页 |
3.2 商场停车场运营模式 | 第27-30页 |
3.2.1 商场停车场充电设施有序管理场景 | 第27-28页 |
3.2.2 收费策略设置 | 第28-29页 |
3.2.3 商场停车场模型参数 | 第29-30页 |
3.3 商场停车场无惩罚停车充电模型 | 第30-32页 |
3.3.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3.3.2 仿真参数设计 | 第31-32页 |
3.4 停车场静态惩罚停车充电模型 | 第32-33页 |
3.4.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3.4.2 仿真参数设计 | 第33页 |
3.5 停车场动态惩罚停车充电模型 | 第33-35页 |
3.5.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33-35页 |
3.5.2 仿真参数设计 | 第35页 |
3.6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居民区充电设施有序管理仿真建模 | 第39-58页 |
4.1 居民区充电设施建模 | 第39-44页 |
4.1.1 居民区停车情景 | 第39-40页 |
4.1.2 居民区用电负荷分析 | 第40-41页 |
4.1.3 TOPSIS有序排队方法 | 第41-42页 |
4.1.4 居民区有序充电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4.2 居民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模型设置 | 第44-54页 |
4.2.1 基于TOPSIS方法的居民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 第44-45页 |
4.2.2 仿真实验设计及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4.2.3 仿真结果对比 | 第46-49页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2.5 TOPSIS仿真权重灵敏度分析 | 第51-54页 |
4.3 包含V2G的居民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 | 第54-57页 |
4.3.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54-55页 |
4.3.2 仿真参数设计 | 第55页 |
4.3.3 V2G模式放电电价设置 | 第55-56页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5.2 相关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