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生物气溶胶及气载内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0-12页 |
1.3 生物气溶胶及气载内毒素控制技术 | 第12-14页 |
1.3.1 生物气溶胶控制技术 | 第12-14页 |
1.3.2 内毒素控制技术 | 第14页 |
1.4 紫外和微波辐射控制生物气溶胶及气载内毒素 | 第14-16页 |
1.4.1 紫外辐射法 | 第14-15页 |
1.4.2 微波法 | 第15-16页 |
1.5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页 |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紫外辐射对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19-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2.1.1 微生物样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1.2 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发生 | 第20页 |
2.1.3 紫外辐射反应装置 | 第20-21页 |
2.1.4 紫外辐射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2.1.5 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 | 第22-24页 |
2.1.6 内毒素的采集与分析 | 第24-26页 |
2.1.7 生物毒性的分析 | 第26-28页 |
2.2 紫外波长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灭活特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2.2.1 紫外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机理 | 第28-29页 |
2.2.2 不同紫外波长对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29-30页 |
2.2.3 紫外辐射对不同浓度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30-31页 |
2.3 紫外波长对气载内毒素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 紫外波长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2.5 UV-185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33-36页 |
2.5.1 UV-185的产臭氧能力 | 第33-34页 |
2.5.2 UV-185辐射剂量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34-35页 |
2.5.3 UV-185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2.6 UV-185辐射对气载内毒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2.7 UV-185辐射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2.8 紫外辐射灭活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动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2.8.1 动力学模型 | 第38页 |
2.8.2 动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2.8.3 模型检验 | 第39-40页 |
2.9 小结 | 第40-43页 |
第3章 微波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43-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1.1 微波辐射反应装置 | 第43-44页 |
3.1.2 微波辐射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3.1.3 分析方法 | 第45页 |
3.2 微波升温特性曲线 | 第45-47页 |
3.2.1 微波辐射升温特性曲线 | 第45-46页 |
3.2.2 微波热效应升温特性曲线 | 第46-47页 |
3.3 微波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灭活机理的研究 | 第47-49页 |
3.3.1 微波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机理 | 第47-48页 |
3.3.2 微波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途径 | 第48-49页 |
3.4 微波辐射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灭活特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3.5 微波辐射对气载内毒素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 微波辐射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7 微波热效应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53-54页 |
3.7.1 微波热效应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特性 | 第53-54页 |
3.7.2 微波热效应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54页 |
3.8 微波热效应对气载内毒素的影响 | 第54-55页 |
3.9 微波热效应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10 微波辐射灭活生大肠杆菌物气溶胶的动力学分析 | 第56-58页 |
3.10.1 动力学模型 | 第56-57页 |
3.10.2 动力学分析 | 第57-58页 |
3.11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微波加热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机理研究 | 第59-6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3页 |
4.1.1 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分析 | 第59-60页 |
4.1.2 AO-EB荧光染色法 | 第60页 |
4.1.3 电解质及DNA泄漏 | 第60-61页 |
4.1.4 蛋白质泄漏 | 第61-62页 |
4.1.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62-63页 |
4.2 微波加热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的灭活途径 | 第63-64页 |
4.3 微波加热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 微波加热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4.5 微波加热对大肠杆菌生物气溶胶形态的影响 | 第67页 |
4.6 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