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桥梁钢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桥梁钢在国外的发展及应用 | 第12-13页 |
1.2.2 我国桥梁钢的发展及应用 | 第13页 |
1.3 高效埋弧焊发展状况及应用 | 第13-15页 |
1.3.1 双(多)电源串列双(多)丝埋弧焊 | 第14页 |
1.3.2 单电源双(多)丝埋弧焊 | 第14-15页 |
1.3.3 金属粉末多丝埋弧焊 | 第15页 |
1.3.4 其他埋弧焊接方法 | 第15页 |
1.4 埋弧焊焊接材料 | 第15-16页 |
1.4.1 国内外埋弧焊接材料的生产发展 | 第16页 |
1.5 桥梁钢埋弧焊剂研究 | 第16-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21-30页 |
2.1 试验用钢板 | 第21-22页 |
2.2 试验用焊丝 | 第22页 |
2.3 试验仪器及装置 | 第22-24页 |
2.3.1 埋弧焊机 | 第22-23页 |
2.3.2 DK7740线切割机床 | 第23页 |
2.3.3 HVS-1000维式硬度计 | 第23页 |
2.3.4 CMM200金相显微镜 | 第23页 |
2.3.5 布鲁克X射线荧光分析仪 | 第23-24页 |
2.3.6 SHT4605液压万能试验机 | 第24页 |
2.3.7 JBW-300B型冲击试验机 | 第24页 |
2.3.8 J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页 |
2.4 焊剂的制备工艺 | 第24-25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5.1 熔敷金属试验 | 第25-26页 |
2.5.2 对接焊试验 | 第26页 |
2.6 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6-27页 |
2.6.1 试验的制备 | 第26-27页 |
2.6.2 组织观察 | 第27页 |
2.6.3 化学成分分析 | 第27页 |
2.7 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2.7.1 拉伸试验 | 第28-29页 |
2.7.2 冲击试验 | 第29-30页 |
第三章 500qE桥梁钢埋弧焊剂的设计与制备 | 第30-43页 |
3.1 焊剂的基本要求 | 第30-31页 |
3.2 500qE桥梁钢埋弧焊剂的配方设计思路 | 第31-36页 |
3.2.1 焊剂的成分设计 | 第32-34页 |
3.2.2 焊剂渣系和碱度 | 第34-36页 |
3.3 烧结焊剂的制备工艺过程 | 第36-37页 |
3.4 500qE桥梁钢烧结焊剂的设计过程 | 第37-40页 |
3.5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0页 |
3.6 优化焊剂配方 | 第40-42页 |
3.7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熔敷金属微观组织与工艺性能试验分析 | 第43-56页 |
4.1 焊接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4.1.1 焊接热力过程 | 第43-44页 |
4.1.2 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 | 第44-45页 |
4.2 熔敷金属试验与检测分析 | 第45-48页 |
4.3 不同焊剂下熔敷金属中心部位分析对比 | 第48-50页 |
4.4 不同焊剂熔敷金属的热影响区组织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5 熔敷金属扫描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 第52-53页 |
4.6 不同焊剂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测定分析 | 第53-54页 |
4.6.1 扩散氢含量来源 | 第53页 |
4.6.2 扩散氢的危害 | 第53-54页 |
4.6.3 扩散氢测量方法 | 第54页 |
4.6.4 扩散氢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页 |
4.7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对接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工艺性能试验分析 | 第56-68页 |
5.1 对接焊试验与力学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5.2 Q500qE桥梁钢显微组织 | 第60-61页 |
5.3 对接焊焊缝中心微观组织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5.4 对接焊接头第一、二道焊缝界面处微观组织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5 对接焊缝扫描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 第64-65页 |
5.6 对接焊焊接接头硬度分析 | 第65-66页 |
5.7 焊缝金属主要合金成分分析 | 第66-67页 |
5.8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