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6-18页
   ·问题研究的限定第18-19页
     ·原旨主义与司法审查第18页
     ·原旨主义与解释方式第18-19页
   ·本文的论述框架第19-22页
第2章 原旨主义理论的历史考察第22-46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第22-31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渊源第22-23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宪法解释实践背景第23-26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学术谱系考察第26-31页
   ·新旧原旨主义之争第31-46页
     ·从侧重批判走向侧重建构第32-33页
     ·从解释与阐释的不分走向区分第33-36页
     ·新旧原旨主义:司法自制、多数民主和宪法忠诚第36-41页
     ·从宪法原旨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第41-46页
第3章 原旨主义的理论性状第46-70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谱系描绘第47-53页
     ·根据客体(Object)的分类第47-49页
     ·根据强度(Strength)的分类第49-50页
     ·根据逻辑地位(Status)的分类第50-52页
     ·根据主体(Subject)的分类第52页
     ·小结第52-53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基本共识性命题第53-58页
     ·语义原旨主义的四种命题第53-55页
     ·原旨主义理论的三种基本共识性命题第55-57页
     ·小结第57-58页
   ·原旨主义理论与其他宪法解释理论第58-67页
     ·原旨主义与解释主义第58-60页
     ·原旨主义与文本主义第60-61页
     ·原旨主义与能动主义第61-64页
     ·原旨主义与历史主义第64-65页
     ·原旨主义与保守主义第65-67页
   ·原初命题涵摄下的核心命题:含义命题与忠诚命题第67-70页
第4章 原旨主义理论的含义命题:寻找宪法原旨第70-86页
   ·原旨主义含义命题的内容第70-73页
     ·何谓宪法原旨第70页
     ·如何获得宪法原旨第70-73页
   ·对含义命题本体意义上的批判第73-76页
   ·对含义命题诠释学意义上的批判第76-78页
   ·原旨主义理论对含义命题的辩护第78-83页
     ·解释学视角的回应第79-81页
     ·语义学视角的回应第81-83页
   ·小结第83-86页
第5章 原旨主义理论的忠诚命题:民主、宪法成文性和三权制衡第86-130页
   ·原旨主义忠诚的对象第86-88页
   ·宪法忠诚与原旨主义的正当性基础第88-124页
     ·宪法忠诚与“死手问题”第89-116页
     ·宪法忠诚与权力分立制衡制度第116-124页
   ·如何忠诚于宪法第124-130页
     ·社会变迁对忠诚命题的挑战第124-126页
     ·排他性原旨主义的绝对忠诚第126-127页
     ·语词性原旨主义的相对忠诚第127-130页
第6章 结语:原旨主义理论的未来走向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145-146页
后记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莱克斯通法律思想研究--以法律稳定性与变动性关系为视角
下一篇:中国行政执行力文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