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基于VMF方向统计模型和DTI数据的阈下抑郁分类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方法第15-33页
    2.1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基本原理第15-19页
        2.1.1 扩散加权成像方法第15-16页
        2.1.2 扩散张量成像基本理论第16-18页
        2.1.3 扩散张量的各向异性参数第18-19页
    2.2 扩散张量图像的研究方法第19-28页
        2.2.1 扩散张量模型的估算第20-23页
        2.2.2 DTI图像配准第23-24页
        2.2.3 张量重定向方法第24-25页
        2.2.4 白质纤维重建技术第25-28页
    2.3 方向统计方法第28-32页
        2.3.1 线性统计和方向数据第29-30页
        2.3.2 方向统计概率密度函数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VMF模型的DTI数据分类方法第33-41页
    3.1 DTI预处理方法第34页
    3.2 VMF模型的应用第34-36页
        3.2.1 VMF概率统计模型第34-36页
        3.2.2 最大似然函数在VMF中的参数估计第36页
    3.3 DTI数据的VMF概率统计模型构建第36-38页
        3.3.1 期望最大算法求混合模型参数第37页
        3.3.2 DTI数据的VMF方向特征提取方法第37-38页
    3.4 支持向量机分类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VMF方法的阈下抑郁DTI白质分类研究第41-61页
    4.1 传统方法提取阈下抑郁白质标量特征第41-53页
        4.1.1 阈下抑郁DTI数据集构建第41-42页
        4.1.2 ROI脑区选择与模板选择第42-43页
        4.1.3 数据处理第43-45页
        4.1.4 白质纤维脑区指标计算与统计结果第45-51页
        4.1.5 基于统计指标的聚类分析第51-53页
    4.2 VMF统计模型的阈下抑郁DTI数据模型构建第53-56页
        4.2.1 VMF方向统计模型提取白质方向特征第53-54页
        4.2.2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4-55页
        4.2.3 VMF模型拟合结果第55-56页
    4.3 方向统计特征和传统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比较第56-60页
        4.3.1 基于传统DTI标量特征分类方法与结果第56-58页
        4.3.2 不同特征在白质纤维脑区分类中的评价第58-59页
        4.3.3 融合特征信息分类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房自助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肽介导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和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