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公有制经济制度下私人财产权的宪法学分析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言第14-19页
    一、问题的缘起第14-16页
    二、文章的写作思路第16-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经济制度与财产权第19-33页
    第一节 宪法与经济制度第19-24页
        一、制度第19-21页
        二、经济制度第21-23页
        三、宪法经济制度第23-24页
    第二节 宪法与财产权第24-28页
        一、“财产权”与“产权”关系解析第24-26页
        二、宪法规范中的财产权第26-28页
    第三节 宪法经济制度与私人财产权的关系第28-33页
        一、宪法经济制度与私人财产权的涵盖关系第28-30页
        二、私人财产权受宪法经济制度调整的影响第30-33页
第二章 公有制与私有制下私人财产权的差异第33-67页
    第一节 思想基础方面的差异第33-49页
        一、私有制:自由主义的权利本位观第33-41页
        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第41-49页
    第二节 私人财产权与经济制度关系的差异第49-63页
        一、私有制:从私人财产权到经济制度的关系第49-57页
        二、公有制:从经济制度到私人财产权的关系第57-63页
    第三节 表现途径上的差异第63-67页
        一、私有制下的私人财产权:限权逻辑第63-64页
        二、公有制下的私人财产权:授权逻辑第64-67页
第三章 我国公有制变迁与私人财产规范的调整第67-86页
    第一节 向公有制过渡阶段——类型化的私人所有财产方案第67-71页
        一、《共同纲领》——按性质区别对待私人所有财产第67-69页
        二、《五四宪法》——精细划分区别对待私人所有财产第69-71页
    第二节 公有制确立阶段—严格压缩的私人所有财产方案第71-72页
        一、《七五宪法》——公有制确立的标志第71-72页
        二、《七五宪法》——限定私人所有财产于生活资料型第72页
    第三节 公有制寻求转变阶段—放弃严格压缩的私人所有财产方案第72-75页
        一、《七八宪法》——开始放弃严格限定的私人所有财产第73-74页
        二、《八二宪法》——进一步放宽私人所有财产范围第74-75页
    第四节 公有制调整阶段—逐渐确立私人财产权保障第75-86页
        一、1988年宪法修正案——开创性突破私人所有财产范围第76-77页
        二、1993年宪法修正案——深度扩展私人所有财产范围第77-79页
        三、1999年宪法修正案——寻求私人所有财产法制化第79-81页
        四、2004年宪法修正案——形成私人财产权保障体系第81-86页
第四章 我国宪法上私人财产权的形成逻辑第86-107页
    第一节 宪法结构与基本权利逻辑第86-102页
        一、我国宪法的制度形成逻辑第87-93页
        二、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内在逻辑第93-97页
        三、总纲制度衍生出基本权利第97-102页
    第二节 私人财产权源于经济制度的形式第102-107页
        一、私人所有财产条款按经济制度的调整而变化第102-104页
        二、私人所有财产条款为什么放在“总纲”经济制度第104-105页
        三、私人财产权的形成主要用以保障经济制度第105-107页
第五章 我国宪法上私人财产权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第107-118页
    第一节 现行宪法私人财产权的特征第107-113页
        一、私人财产权的来源:法律授权,非天赋人权第107-108页
        二、私人财产权的结构:生产资料型与生活消费型并存第108-109页
        三、私人财产权的功能:强调防御,弱化支配第109-111页
        四、私人财产权的目的:强调物的利用,弱化资本逻辑第111页
        五、私人财产权的本质:社会本位下的再分配第111-113页
    第二节 私人财产权的表现形式第113-118页
        一、私人占有型财产权第113-114页
        二、私人使用型财产权第114-115页
        三、私人分享财产权第115-118页
第六章 针对我国宪法上私人财产权规范的评析第118-143页
    第一节 宪法规范上的进步第118-124页
        一、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第118-119页
        二、随时代发展保障多种私人财产关系第119-121页
        三、形成制度与权利双重保障模式第121-123页
        四、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第123-124页
    第二节 宪法规范上的不足第124-143页
        一、缺乏私人财产权的人权保障模式第124-128页
        二、授权模式中存在法制不统一现象第128-133页
        三、私人财产权在征收征用中的缺陷第133-138页
        四、税收法定制度在宪法上缺位第138-141页
        五、实现方式上私人分享财产权的缺失第141-143页
第七章 我国宪法上私人财产权规范不足的成因及对策第143-169页
    第一节 人权保障模式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第143-148页
        一、人权保障在我国宪法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第143-145页
        二、宪法规范上确立私人财产权具有一定的形式意义第145-146页
        三、宪法规范上应确立私人财产权与人权的关联第146-148页
    第二节 授权模式下法制不统一的成因及对策第148-155页
        一、机械理解公有制第148-151页
        二、部门立法寻求权利本位与制度本位存在冲突第151-152页
        三、授权私有财产的法律应符合经济制度的目的第152-153页
        四、私法应有条件地赋予先占合法性第153-155页
    第三节 征收征用中存在缺陷的原因及对策第155-161页
        一、公权力运行上受内外两方面影响第155-157页
        二、宪法征收征用条款应采取限制国家征收权的逻辑第157-158页
        三、征收征用中对私人财产权进行内在限制第158-160页
        四、宪法上对“公共利益”认定采取法律限制第160-161页
    第四节 税收法定制度在宪法上缺位的原因及对策第161-166页
        一、税收长期与公共利益关联形成义务本位第161-163页
        二、宪法总纲确立税收基本制度第163-164页
        三、宪法确立公民在纳税方面的权利第164-166页
    第五节 私人分享型财产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第166-169页
        一、私人分享型财产权缺失的原因第166-167页
        二、私人分享型财产权的建构第167-169页
结语第169-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2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82-183页
后记第183-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体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私法实现研究
下一篇:欧盟宪法视野下的海关法问题研究--兼论对我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