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2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2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4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3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9-40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 | 第40-4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1.3.2 结构内容 | 第41-43页 |
第2章 希罗之前的古希腊力学发展 | 第43-74页 |
2.1 古希腊力学的范围 | 第43-52页 |
2.1.1 重物的提升 | 第45-47页 |
2.1.2 武器投掷装置 | 第47-48页 |
2.1.3 模仿生命体 | 第48-49页 |
2.1.4 提水装置 | 第49-50页 |
2.1.5 球的制作和天体模型 | 第50-52页 |
2.2 阿契塔与力学科学的建立 | 第52-55页 |
2.3 亚里士多德力学 | 第55-59页 |
2.3.1 力学的认识论地位 | 第55-56页 |
2.3.2 作为力学分支的运动学 | 第56-57页 |
2.3.3 《力学问题》 | 第57-59页 |
2.4 阿基米德力学 | 第59-67页 |
2.4.1 《论平面的平衡》与《论浮体》 | 第60-65页 |
2.4.2 阿基米德机械 | 第65-67页 |
2.5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 第67-73页 |
2.5.1 克特西比乌斯 | 第67-68页 |
2.5.2 拜占廷的斐洛 | 第68-71页 |
2.5.3 维特鲁威 | 第71-7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3章 希罗力学文本中的实践与解释模型 | 第74-114页 |
3.1 《力学》 | 第74-92页 |
3.1.1 五种简单机械 | 第79-82页 |
3.1.2 机械的解释模型:秤 | 第82-88页 |
3.1.3 简单机械的组合 | 第88-92页 |
3.2 《气动力学》 | 第92-102页 |
3.2.1 气动力学装置 | 第93-97页 |
3.2.2 气动力学理论 | 第97-99页 |
3.2.3 虹吸管原理及其解释模型 | 第99-102页 |
3.3 杠杆与圆:希罗关于秤的思想来源 | 第102-109页 |
3.3.1 柏拉图的称量技艺 | 第102-104页 |
3.3.2 《力学问题》中的秤 | 第104-107页 |
3.3.3 阿基米德对秤的类比 | 第107-109页 |
3.4 力学与自然哲学之间的融合 | 第109-11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4章 希罗的几何力学 | 第114-147页 |
4.1 数学的理论与实践 | 第114-121页 |
4.1.1 数学与作为其分支的力学 | 第114-117页 |
4.1.2 近东的实践几何学传统 | 第117-119页 |
4.1.3 阿基米德几何学中的力学方法 | 第119-121页 |
4.2 希罗的几何力学 | 第121-133页 |
4.2.1 计算、测量与希罗公式 | 第124-126页 |
4.2.2 几何学中的力学方法 | 第126-129页 |
4.2.3 力学的几何学化 | 第129-131页 |
4.2.4 几何学与专门知识 | 第131-133页 |
4.3 力学在其它数学分支的应用——以光学为例 | 第133-146页 |
4.3.1 屈光学 | 第134-142页 |
4.3.2 反射光学 | 第142-1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5章 更广泛语境下的希罗力学分析——以自动机为例 | 第147-183页 |
5.1 现代学术中的古代自动机 | 第147-153页 |
5.1.1 作为哲学工具 | 第147-149页 |
5.1.2 作为娱乐玩具 | 第149页 |
5.1.3 作为科学工具 | 第149-152页 |
5.1.4 语境的问题 | 第152-153页 |
5.2 古希腊思想中的自动机 | 第153-160页 |
5.2.1 词源与词形 | 第153-154页 |
5.2.2 自动之门与移动的祭仪雕像 | 第154-156页 |
5.2.3 自动机和惊奇 | 第156-159页 |
5.2.4 自动机的主题 | 第159-160页 |
5.3 宗教游行中的自动机 | 第160-171页 |
5.3.1 节日游行与泛感官化的体验 | 第160-162页 |
5.3.2 狄奥尼索斯的自动神殿 | 第162-165页 |
5.3.3 阿提库斯的泛雅典娜节船 | 第165-166页 |
5.3.4 永无止境的泉水 | 第166-168页 |
5.3.5 宗教游行自动机对政治的影响 | 第168-171页 |
5.4 神庙自动机 | 第171-182页 |
5.4.1 作为净化与重生的轮子 | 第171-175页 |
5.4.2 祭坛上的雕像 | 第175-178页 |
5.4.3 神庙之门 | 第178-180页 |
5.4.4 其它案例 | 第180-1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82-183页 |
第6章 希罗力学中的哲学思考 | 第183-214页 |
6.1 力学实践与哲学惊奇 | 第183-194页 |
6.1.1 惊奇与人工构造物的实用性 | 第183-187页 |
6.1.2 知觉的论证 | 第187-192页 |
6.1.3 哲学惊奇 | 第192-194页 |
6.2 内心宁静的追求 | 第194-199页 |
6.2.1 弩炮技艺的文本叙述 | 第194-196页 |
6.2.2 战争的威胁与安全的追求 | 第196-198页 |
6.2.3 力学与哲学在追求上的一致性 | 第198-199页 |
6.3 对哲学家的反对 | 第199-208页 |
6.3.1 作为构造人工物的力学与哲学的竞争 | 第199-201页 |
6.3.2 作为数学分支的力学与几何论证的不容置疑 | 第201-205页 |
6.3.3 希罗的范式论证与元数学修辞传统 | 第205-208页 |
6.4 古代力学的哲学接受 | 第208-21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212-214页 |
第7章 希罗力学的传播与影响 | 第214-250页 |
7.1 帕普斯《数学汇编》与希罗力学 | 第214-218页 |
7.2 希罗力学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 第218-225页 |
7.2.1 伊本·卢卡与《力学》的阿拉伯译本 | 第220-224页 |
7.2.2 《力学》第二卷的波斯语抄本 | 第224-225页 |
7.3 希罗力学在西方的传播 | 第225-230页 |
7.3.1 《力学》阿拉伯译本在西方的传播 | 第225-228页 |
7.3.2 《气动力学》在西方的传播 | 第228-230页 |
7.4 希罗力学的影响 | 第230-249页 |
7.4.1 普拉托利诺花园——希罗气动力学的近代实践 | 第230-236页 |
7.4.2 古代的气动力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 | 第236-240页 |
7.4.3 微粒思想与近代物质理论 | 第240-242页 |
7.4.4 圭多巴尔多与《力学之书》 | 第242-246页 |
7.4.5 斜面问题的近代处理方法 | 第246-24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249-250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50-255页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250-254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254页 |
8.3 不足和未来研究 | 第254-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5-269页 |
附录 A 希罗著作列表 | 第269-271页 |
附录 B《力学》目录 | 第271-274页 |
附录 C《气动力学》目录 | 第274-277页 |
附录 D《力学问题》的35 个问题 | 第277-2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79-280页 |
致谢 | 第280-2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