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8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原理 | 第15-16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1.3.1 半导体固有性质 | 第16-18页 |
1.3.2 反应体系外部条件 | 第18-19页 |
1.4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现存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研究现状 | 第19-32页 |
1.4.1 可见光响应的改性TiO_2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2 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1-32页 |
1.5 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第32-35页 |
1.5.1 污水处理 | 第32-33页 |
1.5.2 空气净化 | 第33页 |
1.5.3 杀菌消毒 | 第33-34页 |
1.5.4 光解水制氢 | 第34页 |
1.5.5 光合成(CO_2还原) | 第34-35页 |
1.6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35-38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35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 | 第38-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2.3 实验分析 | 第40-42页 |
2.3.1 样品表征及测定 | 第40-41页 |
2.3.2 污染物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第3章 GQDs-Ag_3PO_4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性能的研究 | 第42-60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方法与装置 | 第43-45页 |
3.2.1 GQDs-Ag_3PO_4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43-44页 |
3.2.2 光催化测试实验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8页 |
3.3.1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45-48页 |
3.3.2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48-49页 |
3.3.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9-50页 |
3.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0-56页 |
3.3.5 光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56页 |
3.3.6 GQDs-Ag_3PO_4复合物光催化反应降解的机理 | 第56-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Ag_2MoO_4-WO_3异质结的合成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性能的研究 | 第60-76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方法与装置 | 第61-63页 |
4.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61页 |
4.2.2 光催化测试实验 | 第61-6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4.3.1 样品表征与分析 | 第63-65页 |
4.3.2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65-66页 |
4.3.3 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第66-67页 |
4.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67-69页 |
4.3.5 光电流测试 | 第69-70页 |
4.3.6 光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70-71页 |
4.3.7 Ag_2MoO_4-WO_3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80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